問題已解決
老師好,賬面大于計稅為什么產生的是遞延所得稅資產而不是遞延所得稅負債呢



當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時,產生的是遞延所得稅資產。這是因為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意味著未來可抵扣的金額減少,未來繳納的稅金會增加,構成應納稅的暫時性差異。根據所得稅會計的規定,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是所得稅會計中的兩個重要概念。遞延所得稅資產產生于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而遞延所得稅負債產生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當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其計稅基礎時,意味著未來可以少繳稅,即存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因此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相反,當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時,意味著未來需要多繳稅,即存在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2023 12/07 15:35

84785021 

2023 12/07 15:39
這個東西感覺很難以理解

樸老師 

2023 12/07 15:41
慢慢理解吧
就是這樣的概念

84785021 

2023 12/07 15:43
按道理資產賬面大于計稅,折舊大于稅收角度折舊會導致賬面利潤比稅收利潤少要補稅才對呀,那不應該是遞延所得稅負債嗎

樸老師 

2023 12/07 15:46
您提到的資產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以及折舊大于稅收角度的折舊,會導致賬面利潤少于稅收利潤的情況,是正確的。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需要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并按照會計準則計算財務利潤。
然而,遞延所得稅負債(Deferred Income Tax Liability)通常是在賬面利潤大于稅收利潤的情況下產生的。這是因為賬面利潤是基于會計準則計算的,而稅收利潤是基于稅法規定計算的。當賬面利潤大于稅收利潤時,意味著公司在未來需要支付更多的稅款,因此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但是,當賬面利潤少于稅收利潤時,并不意味著公司未來會收到退稅或抵免等稅收優惠。相反,這種情況通常意味著公司已經按照稅法規定足額繳納了稅款,或者公司的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存在一些差異。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因此,對于您提到的情況,公司需要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并按照會計準則計算財務利潤。如果賬面利潤少于稅收利潤,則不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84785021 

2023 12/07 16:01
其實就是資產賬面大于計稅,賬面折舊大于稅法折舊,賬面利潤小于稅法利潤,但是交稅是按照稅法角度計算,所以等于是實際交稅大于了應交稅,差額留到后期抵扣所以產生的是可抵扣差異也就是遞延所得稅資產。

樸老師 

2023 12/07 16:06
1.資產賬面大于計稅:這通常是由于會計和稅務對資產價值的認定存在差異。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是由于歷史成本和當前市場價值之間的差異。
2.賬面折舊大于稅法折舊:這可能是因為會計和稅務對資產折舊的規定有所不同。會計上可能采用更嚴格的折舊方法,而稅法則可能允許更寬松的折舊方法。
3.賬面利潤小于稅法利潤:這可能是因為稅務和會計在計算利潤時采用了不同的規則和標準。例如,某些費用可能在會計上被認定為可扣除的,但在稅務上可能不被認定為可扣除的。
4.實際交稅大于應交稅:由于稅務和會計在處理資產、折舊和利潤時存在差異,可能導致實際繳納的稅款超過應交的稅款。
5.差額留到后期抵扣:這是稅務處理中的一種常見做法。當一個公司在一個財政年度內收到大于其應得的稅收優惠時,該差額通常會被允許在未來抵扣,從而減少未來的稅收義務。
6.可抵扣差異也就是遞延所得稅資產:是的,您完全正確。這種差異在會計上通常被表述為“遞延所得稅資產”,代表未來可以用來抵扣稅收的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