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好, 可轉債計算不可贖回期的底線價值時,如果轉換價值>純債券價值,并且算出來可轉債稅前資本成本<普通債券稅前資本成本,用提高票息率的方式,那么提高票息率后算純債券價值有沒有可能會大于轉換價值,從而導致在算內含收益率時,最后一筆折現的不是轉換價值,而是債券的面值呢?



所以如果純債券價值大于轉換價值的話,持有債券到期,那就相當于是一個普通債券一樣了
2024 05/02 14:01

84784971 

2024 05/02 14:53
你們解答能不能不要總是復制AI的內容?感覺這樣解答意義一點都沒有

薇老師 

2024 05/02 13:20
您好,正在解答中請稍等。

薇老師 

2024 05/02 13:27
如果轉換價值大于純債券價值,這意味著投資者更有可能選擇將可轉債轉換為股票,因為這樣會獲得更高的價值。同時,如果可轉債的稅前資本成本低于普通債券的稅前資本成本,這可能意味著可轉債的定價偏低,或者其包含了更多的期權價值。

薇老師 

2024 05/02 13:29
提高票息率會增加可轉債的純債券價值,因為這會提高其作為普通債券的固定收益。理論上,如果票息率提高到一定程度,是有可能使得純債券價值大于轉換價值。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能會更傾向于持有債券而不是轉換為股票,因為債券提供了更高的現金流回報。
在計算內含收益率時,通常考慮的是投資者持有至到期或轉換的情況。如果純債券價值大于轉換價值,那么在計算內含收益率時,最后一筆折現的確可能是債券的面值,因為投資者可能會選擇持有債券至到期,以獲得面值回報。

薇老師 

2024 05/02 14:50
所以如果純債券價值大于轉換價值的話,持有債券到期,那就相當于是一個普通債券一樣了——是的,您可以這么理解。但純債券價值大于轉換價值,投資者仍可能因為市場條件的變化,而在未來某個時刻選擇行使轉換權,所以可轉債的投資者需要持續監控市場條件,以做出最優的投資決策。

薇老師 

2024 05/02 14:57
股票價格會漲也會跌,市場利率是上下波動。所以,即使現在看起來普通債券的價值更高,投資者也得有個準備,因為說不定哪天股票價格漲上去了,或者市場利率降下來了,那個時候把可轉債變成股票可能會更劃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