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請教個問題,我們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有資產減值損失,然后成本法有資產減值損益么? 然后權益法的資產減值損失,是不是不考慮內部交易的資產減產損失,只考慮購買時的溢價或折價,折舊的產生的損益調整,



1.權益法和成本法的基本差異:
權益法:長期股權投資中,如果投資企業擁有被投資企業的股份比例較高(通常超過20%但低于50%),或者對被投資企業具有重大影響,那么通常會采用權益法來核算。在權益法下,投資企業的財務報表需要反映被投資企業的盈虧情況,即根據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或凈虧損來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成本法:如果投資企業擁有被投資企業的股份比例較低(通常低于20%),且對被投資企業沒有重大影響,那么通常采用成本法來核算。在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通常保持不變,除非發生減值或處置。
1.資產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損益的處理:
對于權益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當被投資企業出現資產減值時,投資企業需要根據其持有的股份比例計算應分擔的減值損失,并計入其財務報表中的“資產減值損失”科目。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權益法下的資產減值損失是考慮被投資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和資產狀況,而不僅僅是內部交易的資產減產損失。同時,購買時的溢價或折價以及折舊產生的損益調整也會影響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對于成本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由于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通常保持不變(除非發生減值或處置),因此不存在“資產減值損益”這一說法。但是,如果投資企業認為其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發生了減值,那么也需要計提減值準備,并計入其財務報表中的“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1.權益法下是否考慮內部交易的資產減產損失:
在權益法下,投資企業在計算應分擔的被投資企業的資產減值損失時,通常會考慮被投資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和資產狀況,而不僅僅是內部交易的資產減產損失。然而,如果內部交易的資產減產損失對被投資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產生了重大影響,那么投資企業在計算應分擔的減值損失時也會考慮這一因素。
權益法和成本法在處理長期股權投資的資產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損益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權益法下需要考慮被投資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和資產狀況,而成本法則主要關注投資企業自身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情況。同時,在計算應分擔的減值損失時,權益法也會考慮內部交易的資產減產損失(如果這一損失對被投資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產生了重大影響)。
2024 05/21 10:04

84785022 

2024 05/21 10:36
您的意思是一般題目中沒有說重大影響,就不管他,內部交易就不算入,減值的時候就不考慮?。ㄈ欢?,這個重大影響是什么呢)
權益法的內部交易只有我們處理賬務的時候需要,不算入成本,納入減值。初始投資的時候發生的那些調整要算入,權益法的長投就是這個意思哇。
成本法沒有看到減值損失的方法。CPA基本也不會考對吧

樸老師 

2024 05/21 10:40
對的
這個一般不會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