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國有金融企業的清算審計有哪些特殊規定?有文件可查嗎



國有金融企業的清算審計通常需要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定。其中,《國有企業清產核資辦法》對國有企業清產核資工作進行了規范,該辦法適用于國務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及其子企業或分支機構的清產核資。
清產核資是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根據國家專項工作要求或者企業特定經濟行為需要,按照規定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政策,組織企業進行賬務清理、財產清查,并依法認定企業的各項資產損溢,從而真實反映企業的資產價值和重新核定企業國有資本金的活動。其內容包括賬務清理、資產清查、價值重估、損溢認定、資金核實和完善制度等。
清產核資的程序一般如下:
1.企業提出申請;
2.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復同意立項;
3.企業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并組織賬務清理、資產清查等工作;
4.聘請社會中介機構對清產核資結果進行專項財務審計和對有關損溢提出鑒證證明;
5.企業上報清產核資工作結果報告及社會中介機構專項審計報告;
6.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對資產損溢進行認定,對資金核實結果進行批復;
7.企業根據清產核資資金核實結果批復調賬;
8.企業辦理相關產權變更登記和工商變更登記;
9.企業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另外,關于國有企業資產損失認定,可參考《國有企業資產損失認定工作規則》
2024 07/02 10:41

84784983 

2024 07/02 10:50
麻煩再問下老師清算和清產核資有什么區別呢

樸老師 

2024 07/02 10:54
定義和目的:
清算:是指企業由于破產、解散或者被依法撤銷等原因終止正常經營活動,對企業的財產、債權、債務進行全面清查,并進行清償債務和分配剩余財產的經濟活動。其目的是終結企業的法律關系,合法退出市場。
清產核資:是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根據國家專項工作要求或者企業特定經濟行為需要,按照規定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政策,組織企業進行賬務清理、財產清查,并依法認定企業的各項資產損溢,從而真實反映企業的資產價值和重新核定企業國有資本金的活動。其目的是摸清企業“家底”,核實資產質量。
范圍和重點:
清算的范圍廣泛,涵蓋企業的全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等。重點在于確定企業的可償債資產和債務,并按照法定程序進行清償和分配。
清產核資主要集中在企業的資產方面,重點是清查資產的數量、質量、價值,核實資產的所有權,以及認定資產的損失和增值等。
程序和方法:
清算有嚴格的法定程序,如成立清算組、通知債權人、編制清算報告等,方法通常包括資產變現、債務清償等。
清產核資的程序相對靈活,包括賬務清理、資產清查、價值重估、損溢認定等,方法包括盤點、核對、評估等。
結果和影響:
清算的結果是企業主體資格的消滅,其資產用于償債和分配,對企業來說是終結性的。
清產核資的結果是明確企業資產狀況,可能會調整企業的資產價值和國有資本金,但企業仍繼續存續經營。
例如,一家企業因經營不善破產,進行清算時要全面處理資產和債務,并最終注銷企業;而另一家國有企業因改制需要進行清產核資,以明確資產狀況,但企業在完成清產核資后仍繼續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