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請問公司注冊資金是1000萬,沒有實繳,想減資到200萬,未分配有150萬,要交那些稅,怎么交啊?



公司減資主要涉及所得稅,具體區分法人股東和個人股東兩種情形:
法人股東:涉及企業所得稅。依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規定,可總結為:
1.相當于初始出資的部分,確認為投資收回,免稅。
2.相當于被投資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按減少實收資本比例計算的部分,確認為股息所得,免稅。
3.其余部分確認為投資資產轉讓所得,交稅。
例如:某法人股東在2021年7月給目標公司投資了500萬,持股比例為10%。2024年7月,因發展需要,該法人股東撤資。撤資時,目標公司賬面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合計1600萬,該法人股東實際分回現金800萬。其交稅情況如下:
1.500萬部分,屬于投資收回,不用交稅。
2.目標公司賬面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合計1600萬,該法人股東持股10%,所以確認股息所得=1600×10%=160萬,這部分也不用交稅。
3.剩余部分=800 - 500 - 160 = 140萬,確認為投資資產轉讓所得,需要按適用稅率交稅。
個人股東:涉及個人所得稅,依據國家稅務總局2011年第41號公告等規定,需要區分幾種情況:
1.本身沒有實繳注冊資本,并且減資時也沒拿走一分錢,資產負債表留存收益也是負數,這種情況不需要交稅。但如果資產負債表留存收益是正數,則需看公司章程是否有規定分配權與實繳掛鉤,如果規定了,不需要交稅。
2.個人股東按比例減資實際收回的金額,小于投資成本的,一般情況下,不涉及個稅。但需要注意,平價、低價,甚至0元減資,且沒有正當理由的,可能會被稅務局核定股權轉讓收入,計算繳納個稅。
3.個人股東減資實際收回的金額,大于投資成本的,需要按“財產轉讓所得”(稅率20%)計算繳納個稅。
在進行減資操作時,還需注意履行相關的法律程序。新《公司法》(2024年7月1日起施行)對減資程序做出了規定,公司減少注冊資本,應當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并自股東會作出減少注冊資本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三十日內在報紙上或者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告。債權人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同時,新《公司法》還新增了簡易減資的程序安排。在任意公積金和法定公積金或資本公積都不足以彌補公司虧損的情況下,可以減少注冊資本彌補虧損,但公司不得向股東分配,也不得免除股東繳納出資或者股款的義務。依照前款規定減少注冊資本的,不適用一般減資中通知債權人并提供擔保的規定,但應當自股東會作出減少注冊資本決議之日起三十日內在報紙上或者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告。并且公司依照前兩款的規定減少注冊資本后,在法定公積金和任意公積金累計額達到公司注冊資本百分之五十前,不得分配利潤。
2024 07/10 1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