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出口貨物,運費1000,退海運費2000,這次就不收,還留抵1000用作下次,直到海運費正數(shù),銀行才支付,有時留底多了,轉給國外客戶使用,這種情況,如何記賬



出口運費先記負數(shù)(-2000),留抵1000;再記正數(shù)(+1000)用于下次。超支部分轉國外客戶賬。
2024 09/12 21:54

84784979 

2024 09/12 21:56
分錄怎么做呢

小智老師 

2024 09/12 21:57
借:其他應收款 1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000
然后下次支付運費時:
借: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00
如有超額部分轉國外客戶:
借:應收賬款
貸:其他應收款

84784979 

2024 09/12 22:05
進項稅額轉出,為什么用這個,還有最后為什么用應收賬款,我們有時候多的很,就轉給國外一部分使用,公司不要了

小智老師 

2024 09/12 22:07
進項稅額轉出是因為實際發(fā)生的運費支出并未獲得發(fā)票或未通過正常渠道支付,不符合進項稅抵扣條件。所以要轉出相應的進項稅額。
轉給國外客戶的部分,因為這部分資金已經(jīng)不屬于公司所有,所以從“其他應收款”轉到“應收賬款”,表示這部分款項現(xiàn)在屬于國外客戶。這樣做是為了清晰反映財務狀況,并符合會計原則。

84784979 

2024 09/12 22:17
這兩個科目怎么平呢

小智老師 

2024 09/12 22:19
當你將多余的進項稅額轉給國外客戶時,實際上是調(diào)整了公司與客戶的往來款項。具體操作如下:
假設之前有1000元的進項稅額轉出,現(xiàn)在轉給國外客戶1000元:
借:其他應收款 - 國外客戶 1000元
貸:應交稅費 - 進項稅額轉出 1000元
這樣兩個科目就平衡了,同時反映了公司與國外客戶的財務往來。

84784979 

2024 09/12 22:21
海運費是免稅的,也不涉及進項稅額,還是不明白怎么用到應交稅費

小智老師 

2024 09/12 22:23
海運費免稅,通常不需要進行進項稅額處理。如果需要調(diào)整賬目以反映海運費支付情況,可直接記錄海運費支出,無需涉及應交稅費科目。例如:
借:銷售費用 - 海運費 1000元
貸:銀行存款 / 其他應付款等 1000元
若海運費有減免或補貼情況,可能會影響成本費用計算,這時需根據(jù)具體情況調(diào)整相關會計處理。

84784979 

2024 09/12 22:29
謝謝老師講解,我還是不明白,我們公司cif條款,拼箱會退海運費,大多時候海運費直接抵了貨代開票的費用,留底的下次接著抵減,留的多了,就轉給國外客戶一部分使用,就是這樣一種情況,從開始到結束的分錄不明白

小智老師 

2024 09/12 22:30
CIF條款下,海運費退回通常意味著這部分費用不再產(chǎn)生。若海運費抵消了貨代費用,且余額多出部分轉給國外客戶,可理解為公司與客戶的額外財務往來。以下簡化分錄示意:
初始海運費退回:
借:其他應收款(預付貨代費)
貸:預付賬款(海運費)
之后抵消貨代費用:
借:管理費用(或相關費用)
貸:預付賬款(海運費)
余額轉給國外客戶:
借:應收賬款(國外客戶)
貸:其他應收款(預付貨代費)
請注意,具體分錄需依據(jù)公司會計政策和稅法規(guī)定調(diào)整。

84784979 

2024 09/12 22:49
cif條款下,海運費用其他應付款,還是銷售費用合適

84784979 

2024 09/12 22:50
cif條款下,海運費用其他應付款,還是銷售費用合適

小智老師 

2024 09/12 22:51
CIF條款下,海運費用通常被視為采購成本的一部分,因此更合適計入“采購成本”或“庫存成本”中,而非“銷售費用”。正確的分類取決于具體業(yè)務流程和會計政策,但通常會歸類為“采購成本”或“存貨成本”。如果是預付給承運人的海運費用,在未實際發(fā)生運輸服務前,可以先計入“其他應付款”;待運輸服務確認后,再從“其他應付款”轉入“采購成本”或“存貨成本”。

小智老師 

2024 09/12 22:52
在CIF條款下,海運費用應視為采購成本的一部分,更適合計入“采購成本”或“存貨成本”。若先預付此費用,應暫記入“其他應付款”,待費用實際發(fā)生時,從“其他應付款”轉至“采購成本”或“存貨成本”。如此分類能準確反映財務狀況和成本結構。

84784979 

2024 09/12 22:54
謝謝老師,辛苦啦~

小智老師 

2024 09/12 22:57
不客氣,很高興能幫助到您!如果有更多問題,隨時歡迎提問。祝您工作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