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關于權益法核算的長投,教材上講:因其他投資方對被投資單位增資而導致投資方的持股比例被稀釋,而使得投資方產生損失。。。但是,投資方(非增資方)并不會產生損失啊,而是會產生收益。如圖。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有可能產生損失的,是增值后的長投的金額小于增資前的長投的金額
您參考下面的例子:
【案例引入】A上市公司2×20年1月1日以500萬元購入B公司40%的股權,購入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000萬元,購入股權后A公司對B公司具有重大影響,將B公司作為聯營企業采用權益法核算。2×21年1月1日,因其他投資方向B公司增資400萬元,導致A公司的持股比例被稀釋為30%,股權稀釋后A公司仍對B公司具備重大影響,采用權益法核算,2×20年B公司實現凈利潤100萬元,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事項。不考慮其他因素。
【前提數據】
(1)初始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500
貸:銀行存款 500
(2)初始投資形成的內含商譽為100萬元(500-1000×40%),無需賬務處理。
?。?)2×20年B公司實現凈利潤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40
貸:投資收益 40 【后續處理】
b.由于股權被動稀釋而使得投資方產生損失,所以A公司對B公司的股權投資出現了減值跡象,但是沒有發生減值,所以不需要對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損失;
c.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5
貸: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15
b.由于股權被動稀釋而使得投資方產生損失,所以A公司對B公司的股權投資出現了減值跡象,減值金額為50萬元,所以需要對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損失:
借:資產減值損失 50
貸: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50
重新計算股權稀釋對資本公積的影響金額=(1000+100+400)×30%-(1000+100)×40%-50/40%×10%=-2.5(萬元)。
d.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5
貸: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2.5
祝您學習愉快!
06/27 17:32

ccccjf 

06/27 18:33
老師,你的計算公式中(1000+100+400)×30%是增資后A公司享有的凈資產吧,(1000+100)×40%是增資后A公司享有的凈資產吧,100/40%×10%=25是增資對A公司享有的商譽的影響嗎?為什么要減去商譽的影響呢?享有的商譽減少,也算損失嗎?(另外,增資后,A公司的股權比例應該是30.3%,你按30%計算,會有一點誤差,但不影響對這個問題判斷)

汪老師 

06/27 18:34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1000+100+400)×30%表示增資后A公司享有的凈資產份額。而(1000+100)×40%則代表了在增資前,A公司按照原持股比例享有的凈資產份額。100/40%×10%=25確實是指增資對A公司享有的商譽的影響。這里減去商譽影響的原因是,在計算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時,需要考慮由于股權稀釋導致的原有商譽價值減少的部分。這種商譽的減少可以被視為一種損失,因為它反映了公司在增資后相對于原投資時所享有品牌、客戶關系等無形資產價值的下降。至于A公司的股權比例按30%計算確實存在一些誤差,但在處理這類問題時,通常會采用簡化后的比例來便于理解和計算。
祝您學習愉快!
(1000+100+400)×30%表示增資后A公司享有的凈資產份額。而(1000+100)×40%則代表了在增資前,A公司按照原持股比例享有的凈資產份額。100/40%×10%=25確實是指增資對A公司享有的商譽的影響。這里減去商譽影響的原因是,在計算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時,需要考慮由于股權稀釋導致的原有商譽價值減少的部分。這種商譽的減少可以被視為一種損失,因為它反映了公司在增資后相對于原投資時所享有品牌、客戶關系等無形資產價值的下降。至于A公司的股權比例按30%計算確實存在一些誤差,但在處理這類問題時,通常會采用簡化后的比例來便于理解和計算。
祝您學習愉快!

ccccjf 

06/27 18:37
另外,我也考慮了一下,還有一種情況會產生損失:A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小于 投資時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等于是沒有商譽。按教材講,投資成本大于公允價值的差額,A公司借記長投,貸記營業外收入)。后續其他投資方增資,就會導致A公司因股權被動稀釋而產生損失。

ccccjf 

06/27 18:40
老是復制粘貼,打錯字。。。另外,我也考慮了一下,還有一種情況會產生損失:A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小于 投資時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等于是沒有商譽。按教材講,投資成本小于公允價值的差額,A公司借記長投,貸記營業外收入)。后續其他投資方增資,就會導致A公司因股權被動稀釋而產生損失。

汪老師 

06/27 18:38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這種情況確實會導致A公司產生損失。在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小于投資時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情況下,如果后續其他投資者增資導致A公司的股權被動稀釋,那么A公司在會計處理上需要確認因股權比例下降而減少的那部分凈資產份額為損失。會計分錄如下: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這里,“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科目反映了由于其他投資者增資導致的A公司持有的被投資單位凈資產份額減少,而“投資收益”科目的貸方則記錄了這一過程中的損失。具體的金額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得出。
祝您學習愉快!
這種情況確實會導致A公司產生損失。在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小于投資時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情況下,如果后續其他投資者增資導致A公司的股權被動稀釋,那么A公司在會計處理上需要確認因股權比例下降而減少的那部分凈資產份額為損失。會計分錄如下: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這里,“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科目反映了由于其他投資者增資導致的A公司持有的被投資單位凈資產份額減少,而“投資收益”科目的貸方則記錄了這一過程中的損失。具體的金額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得出。
祝您學習愉快!

汪老師 

06/27 18:41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這種情況確實會導致A公司產生損失。在初始投資時,如果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差額部分應當計入營業外收入。后續其他投資者增資導致A公司的股權被動稀釋,從而使得A公司在被投資單位的權益比例下降,這種情況下,A公司需要確認因股權稀釋產生的損失。分錄如下: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這里假設是按照權益法核算的情況。如果采用成本法,則處理方式不同。
祝您學習愉快!
這種情況確實會導致A公司產生損失。在初始投資時,如果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差額部分應當計入營業外收入。后續其他投資者增資導致A公司的股權被動稀釋,從而使得A公司在被投資單位的權益比例下降,這種情況下,A公司需要確認因股權稀釋產生的損失。分錄如下: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這里假設是按照權益法核算的情況。如果采用成本法,則處理方式不同。
祝您學習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