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為什么算稅后凈營業利潤的時候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都是用上一期的數呢?就是我看題目里面算投入資本的時候都是當期的,算投入資本成本就是用上期的



這是基于 資本占用的時間匹配邏輯:
投入資本成本是企業占用資本的代價,當期經營實際占用的是上期期末已形成的資本(債務、權益資本余額)。按 “權責發生制”,需讓 “當期經營成果(稅后凈營業利潤)” 與 “上期資本占用成本” 匹配,才能精準算經濟利潤(價值創造),若用當期資本,會因資本未完全投入產生成本錯位,導致評估偏差 。
06/13 08:28

m495618766 

06/13 08:34
嗯,就是算稅后凈營業利潤的時候是當期的凈利潤加上期的稅后利息費用,我要怎么理解

樸老師 

06/13 08:43
要理解用當期凈利潤加上期稅后利息費用計算稅后凈營業利潤,關鍵抓兩點:
還原經營本質:會計凈利潤扣了利息(債務成本),但利息是資本結構(借債)結果,非經營不行。加回稅后利息(利息 ×(1 - 稅率),因利息能抵稅 ),就能剔除債務影響,只看經營業務賺的稅后錢。
期間匹配:若說 “上期利息”,實際是利息歸屬當期經營期(比如期末算利潤,扣的是當期利息,表述習慣問題 ),核心是把利息的稅后影響加回,還原純經營利潤,方便后續算企業真實價值創造(經濟利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