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第一個問題怎么考慮是遞延所得稅負債的 第二道題也是如何看出來是遞延所得稅負債或者資產 第三個問題入賬成本是不是不用公允價值



第一題(遞延所得稅負債判斷)
交易性金融資產賬面價值(2×19 年末公允價值 3250 萬 )大于計稅基礎(初始成本 3000 萬 ),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 =(賬面價值 - 計稅基礎)× 稅率 =(3250 - 3000)×25% = 62.5 萬元 ,因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
第二題(遞延所得稅負債 / 資產判斷)
乙公司股票(交易性金融資產):賬面價值 80 萬>計稅基礎 70 萬,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
丙公司股票(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賬面價值 840 萬<計稅基礎 900 萬,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
核心看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大小關系,大則負債,小則資產 。
第三題(入賬成本與公允價值)
自營建造生產線領用自產產品,屬于內部耗用,按生產成本(20 萬) 計入入賬成本,不用公允價值 。因為未對外交易,會計上不確認收入,保持成本計量 。
07/18 0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