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80后”考生,考證之路從30歲那年開始,用3年時間通過了注冊會計師考試,用2年時間通過了資產評估師考試。由于我在體制內工作,考證本身并不能幫我升職加薪或帶來額外收入,但卻讓我完善了知識體系、保持了學習狀態、增加了更多可能。非常感謝正保會計網校和各位辛勤、專業的老師,在我的備考之路上為我無私地指引方向、教授方法、提供指導。下面,謹就我備考資產評估師過程中的切身體會與各位考友共勉。
一、充分重視全力備考
我身邊有一些考完注會后又備戰資產評估師的朋友,但考試結果卻天差地別,有的1年時間就通過了資產評估師全部學科,有的卻在某一科上連續失利3年。究其原因,就是對資產評估師考試不夠重視,認為注會證書都拿到了,資產評估師考試豈不是手到擒來?重視程度不夠就導致備考不充分,最終沒能通過考試。人生短短數十載,一次考試不通過就意味著還得再考1年,浪費了時間荒廢了光陰。因此,我由衷向各位考友提議,無論您考過多少證書、有多強的專業底蘊,都不要輕視資產評估師的每一科考試,要充分重視、全力備考,高效拿證。
二、堅持以教材為起點
與注會相比,資產評估師考試每一科的知識體量都相對小一些,而考試范圍覆蓋了教材全書,這就意味著考試題涉及的內容可能是教材上的任何一句話,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每次考試總有一些所謂的“偏題”“怪題”,而這些題追根溯源都能在教材上找到對應的知識點。因此,我建議,資產評估師的考試要以教材為起點,全面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加得分率,提升通過率。
三、舉一反三做透每一道題
我認為,做題的目的是把題目背后的知識點都學到位,如果說做一道題目的時間是1分鐘,那么核對答案以及思考總結的時間可能至少需要5分鐘,因為只有搞清楚“自己究竟錯在哪里”,“題目中每一個知識點在書上分別對應哪個板塊、這些板塊中又有哪些其他的知識點”,“如果題目問法調整,答案會變成什么”等問題,徹底把題目理解透徹、作出一定的發散并做好凝練總結的筆記,才能最大化發揮做題效果,達到通過一道題做會一類題的目的,下次遇到同類的題才能迎刃而解。在學習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我雖然只做了必刷金題和最后沖刺8套卷(只來得及做3到5套),但力求做透吃透,以題帶點、以點帶面對教材進行了全面復習和深入理解記憶。
四、做真正努力的人
每次考完試都會有人說,明明我付出了這么多努力,為什么還是考不過?我想說,如果您的學習方法沒有太大問題,那么您以為的努力,也許在真正努力的人看來不值一提。以我自己為例,日常工作壓力并不小,工作之余還要做家務、帶小孩,所以用來學習的時間很有限,學習戰線拉的也比較長,在備考注會和資產評估師的過程中,我常年都是早上5、6點起床學習,下班到家哪怕再疲憊都要抽出時間學習,減少一切非必要社交和活動(吃飯、打牌等),拿出所有節假日的空閑時間來學習,考前沖刺階段更是連午休時間都拿來學習、睡得更晚起得更早。我深知,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沒有任何考試可以隨隨便便成功,唯有付出足夠的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回報。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衷心祝愿有追求、有理想、積極上進的每一位考友都能學有所成,工作順利,生活美滿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