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為何頻頻上演“幕后”的故事?
翻閱詞典,幕后一詞的解釋為:舞臺帳幕的后面,多比喻背著人暗中活動的地方。在我們這個股市中,背著人暗中發生的故事真不少:
6月12日,ST達爾曼(600788)發布重大事項和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按照(證監發[2003]56號文)的規定自查過程中發現存在重大違規擔保事項, 在為西安偉立投資有限公司提供7500萬元的擔保中,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6月14日,重慶實業(000736) 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期通過自查發現尚有數起為關聯方和子公司的擔保未及時披露,截至目前,對外擔保累計金額為5.11億元,占凈資產的183.8%,其中逾期擔保1.08億元。
而在兩公司2003年度報告中,我們不約而同地發現有這樣一句話,“本公司董事會及其董事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這真有點令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那些未及時披露的擔保是從哪里來的呢?它們的年度報告中不是明明寫著不存在“重大遺漏”嗎?
近年來,上市公司通過自查、被證管部門調查出來的或是被媒體揭露出來的內幕不能說不多。筆者認為,上市公司頻頻上演“幕后”的故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上市公司存在違規行為。試想一下,上市公司的行為若是合理合法的,有什么不能披露的呢?正是因為存在違規,才要極力隱瞞,才不愿暴露在眾人面前。比如重慶實業,按照(證監發[2003]56號文)的規定,上市公司對外擔?傤~不得超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合并會計報表凈資產的50%,而重慶實業對外擔保累計金額占凈資產的183.8%,明顯超出了50%的范疇;再如當年的藍田,若不是劉姝威教授的一篇600字的文章,其幕后的故事不知還要演繹多久。
其次是監管和相關規章制度存在漏洞,甚至是形同虛設。雖然監管部門的相關規章制度制定了不少,但許多上市公司并沒有把它們當回事,風頭來了,應付一下,風頭一過,我行我素。這次ST達爾曼若不是證監會要對它立案查處,恐怕違規擔保之事還不會披露。更有新和成(002001)和寧波東睦(600114)之流,一個在“過會”之前一個在上市之前都是“省吃儉用”“精打細算”(若不如此則不夠上市圈錢的條件,筆者注),等到完成相關手續后便露出本來的嘴臉,將流通股股東拋在一邊,大肆分紅,它們“幕后”的故事可謂是“精彩絕倫”。
其三,上市公司內部缺乏必要的監督和約束機制。在大多數上市公司中,股權割裂的現象非常嚴重,一股獨大很普遍,大股東左右全局,比如重慶實業受新疆德隆所累;還有的上市公司是“一人獨大”,凡事一人說了算,個人意見代表集體的意見,沒有其他人參與決策的權利,比如*ST萬里(600847)原董事長羅釗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四,某些“幕后”的故事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是權錢交易。我為你擔保,你給我“紅包”,這種事情現在已經很正常,沒什么大驚小怪的。
6月12日,ST達爾曼(600788)發布重大事項和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按照(證監發[2003]56號文)的規定自查過程中發現存在重大違規擔保事項, 在為西安偉立投資有限公司提供7500萬元的擔保中,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6月14日,重慶實業(000736) 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期通過自查發現尚有數起為關聯方和子公司的擔保未及時披露,截至目前,對外擔保累計金額為5.11億元,占凈資產的183.8%,其中逾期擔保1.08億元。
而在兩公司2003年度報告中,我們不約而同地發現有這樣一句話,“本公司董事會及其董事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這真有點令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那些未及時披露的擔保是從哪里來的呢?它們的年度報告中不是明明寫著不存在“重大遺漏”嗎?
近年來,上市公司通過自查、被證管部門調查出來的或是被媒體揭露出來的內幕不能說不多。筆者認為,上市公司頻頻上演“幕后”的故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上市公司存在違規行為。試想一下,上市公司的行為若是合理合法的,有什么不能披露的呢?正是因為存在違規,才要極力隱瞞,才不愿暴露在眾人面前。比如重慶實業,按照(證監發[2003]56號文)的規定,上市公司對外擔?傤~不得超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合并會計報表凈資產的50%,而重慶實業對外擔保累計金額占凈資產的183.8%,明顯超出了50%的范疇;再如當年的藍田,若不是劉姝威教授的一篇600字的文章,其幕后的故事不知還要演繹多久。
其次是監管和相關規章制度存在漏洞,甚至是形同虛設。雖然監管部門的相關規章制度制定了不少,但許多上市公司并沒有把它們當回事,風頭來了,應付一下,風頭一過,我行我素。這次ST達爾曼若不是證監會要對它立案查處,恐怕違規擔保之事還不會披露。更有新和成(002001)和寧波東睦(600114)之流,一個在“過會”之前一個在上市之前都是“省吃儉用”“精打細算”(若不如此則不夠上市圈錢的條件,筆者注),等到完成相關手續后便露出本來的嘴臉,將流通股股東拋在一邊,大肆分紅,它們“幕后”的故事可謂是“精彩絕倫”。
其三,上市公司內部缺乏必要的監督和約束機制。在大多數上市公司中,股權割裂的現象非常嚴重,一股獨大很普遍,大股東左右全局,比如重慶實業受新疆德隆所累;還有的上市公司是“一人獨大”,凡事一人說了算,個人意見代表集體的意見,沒有其他人參與決策的權利,比如*ST萬里(600847)原董事長羅釗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四,某些“幕后”的故事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是權錢交易。我為你擔保,你給我“紅包”,這種事情現在已經很正常,沒什么大驚小怪的。
相關資訊:
熱點專題: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