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單位會計制度面臨重新選擇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文化產業體制在運行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包括財務管理問題。
現狀及問題
首先,文化體制改革嚴重落后,缺乏機制創新。機構設置不合理,目前與文化相關的部門有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因職能分散而導致實際運行中出現問題;觀念陳舊,缺乏創新,對全局性、延續性項目經費投入少,某些活動只講投入、不講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資金投入缺位和越位等;沒有規模化的文化產業集團,缺少民族性的文化產品、品牌產品,融資能力差,缺少資金來源和后發動力。
其次,文化產業單位目前執行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與實際嚴重脫節。如該制度對固定資產只核算賬面原值,不計提折舊,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只能反映其購建時的歷史成本,不能反映其實際凈值,造成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與凈值隨時間推移相差越來越大,不能真實反映事業單位的經濟資源及使用情況。
體制改革勢在必行
由于種種原因造成的我國經濟與文化發展不協調、經濟體制與文化體制不適應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為加強文化市場建設和管理,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黨的十六大報告將發展文化產業納入了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總體戰略。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國民收入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文化消費支出越來越大。而據分析,我國文化消費存在3000億元~4000億元的結構性缺口,尚不能滿足需要,迫切要求改革文化體制。
另外,當前我國文化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給我們帶來了機遇,我們可以利用世界文化成果和先進文化傳播技術發展我國文化,利用WTO規則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另一方面也讓我們面臨著西方文化的大規模沖擊,如今高新技術的運用使文化方式不斷更新,文化載體日益多樣,但我國文化發展中傳統的東西還比較多,如果不與先進技術相結合,就不可能有所創新,也不可能廣泛傳播,因此必須進行文化體制改革。
改革建議
為促進文化體制改革順利推進,理順文化產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進行體制改革,將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文化企業,把國有文化資產授權文化企業經營,作為文化企業的法人資產,明確其法人地位;加大投入力度,確保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的資金需求,對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給予經費保障,扶持體現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重點文化項目和藝術院團,對實行企業化管理的文化事業單位給予經費補貼,鼓勵和帶動社會力量興辦文化事業。
調整支出結構,轉變投入方式。對服務公眾而不能從其提供的宣傳文化產品和服務中得到相應回報的公益性宣傳文化單位,給予經費保障,對有一定經營能力的公益性宣傳文化單位給予資助;對于盈利性宣傳文化單位,要逐步轉制為企業,提高對其激勵性質的經費投入比例,促使其走向市場。
加強財務與資產管理。明確文化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統一監管機關是財政部門,各文化行業主管部門只能在財政部門的授權范圍內行使財產處置權;隨著文化事業單位體制的轉變,應由過去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轉變為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建立績效考評,從服務質量、業務發展、財務改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方面實行目標考核和測評,促進文化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公開,接受審計和公眾監督。
另外,還要減輕文化事業單位稅負,給予其稅收優惠;組建文化產業基金,對有市場前景的文化資源項目的產業化開發與運營給予專向資金支持;設立文化產業創業投資基金,用于對中小科技型文化企業進行項目開發和創業投資的專項資金支持,以解決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普遍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
現狀及問題
首先,文化體制改革嚴重落后,缺乏機制創新。機構設置不合理,目前與文化相關的部門有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因職能分散而導致實際運行中出現問題;觀念陳舊,缺乏創新,對全局性、延續性項目經費投入少,某些活動只講投入、不講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資金投入缺位和越位等;沒有規模化的文化產業集團,缺少民族性的文化產品、品牌產品,融資能力差,缺少資金來源和后發動力。
其次,文化產業單位目前執行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與實際嚴重脫節。如該制度對固定資產只核算賬面原值,不計提折舊,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只能反映其購建時的歷史成本,不能反映其實際凈值,造成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與凈值隨時間推移相差越來越大,不能真實反映事業單位的經濟資源及使用情況。
體制改革勢在必行
由于種種原因造成的我國經濟與文化發展不協調、經濟體制與文化體制不適應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為加強文化市場建設和管理,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黨的十六大報告將發展文化產業納入了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總體戰略。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國民收入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文化消費支出越來越大。而據分析,我國文化消費存在3000億元~4000億元的結構性缺口,尚不能滿足需要,迫切要求改革文化體制。
另外,當前我國文化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給我們帶來了機遇,我們可以利用世界文化成果和先進文化傳播技術發展我國文化,利用WTO規則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另一方面也讓我們面臨著西方文化的大規模沖擊,如今高新技術的運用使文化方式不斷更新,文化載體日益多樣,但我國文化發展中傳統的東西還比較多,如果不與先進技術相結合,就不可能有所創新,也不可能廣泛傳播,因此必須進行文化體制改革。
改革建議
為促進文化體制改革順利推進,理順文化產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進行體制改革,將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文化企業,把國有文化資產授權文化企業經營,作為文化企業的法人資產,明確其法人地位;加大投入力度,確保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的資金需求,對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給予經費保障,扶持體現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重點文化項目和藝術院團,對實行企業化管理的文化事業單位給予經費補貼,鼓勵和帶動社會力量興辦文化事業。
調整支出結構,轉變投入方式。對服務公眾而不能從其提供的宣傳文化產品和服務中得到相應回報的公益性宣傳文化單位,給予經費保障,對有一定經營能力的公益性宣傳文化單位給予資助;對于盈利性宣傳文化單位,要逐步轉制為企業,提高對其激勵性質的經費投入比例,促使其走向市場。
加強財務與資產管理。明確文化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統一監管機關是財政部門,各文化行業主管部門只能在財政部門的授權范圍內行使財產處置權;隨著文化事業單位體制的轉變,應由過去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轉變為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建立績效考評,從服務質量、業務發展、財務改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方面實行目標考核和測評,促進文化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公開,接受審計和公眾監督。
另外,還要減輕文化事業單位稅負,給予其稅收優惠;組建文化產業基金,對有市場前景的文化資源項目的產業化開發與運營給予專向資金支持;設立文化產業創業投資基金,用于對中小科技型文化企業進行項目開發和創業投資的專項資金支持,以解決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普遍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
下一篇: 上市公司投資財務公司面臨提速
相關資訊:
熱點專題: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