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部副部長肖捷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今后一段時期將重點推進物業稅改革,而試點城市也已在篩選中,“物業稅”再次成為業界極關注的焦點。如何征收是重點
北京仁和律師事務所律師孟憲生對記者表示,“現在的關鍵問題不是這一制度應不應該設,而是怎么設。”將來的物業稅如果是包括土地出讓金和土地增值稅,那物業稅制度肯定要和土地使用權制度相適應,比如說土地使用權現在是一次性繳納70年的租金,將來就變成用稅收的形式分年去繳納了,那么如何繳納、稅率如何才是大家關心的問題,另外他指出,對于已經買房的人如何繳納物業稅也是購房者急于知道的。
據稱,目前關于征收有幾種說法,一種是適用于不同的比率,新的高、老的低;另外一種是劃定一條線,老的不繳,再次轉讓時才會繳納物業稅。
置業專家舒可心提醒購房者不必過分擔心,畢竟現在稅則、稅基、征收方法、稅率都還未確定。“如果能第一套房不征稅而對二、三套房征稅,房屋總價越高納稅額越高,經濟適用房免征等等,對平衡社會公平來說應該是件好事,有利于平抑房價、平抑炒房。”改革勢在必行
現在房地產稅費當中的主要問題是流通過程稅費重,保有階段稅費輕,這就容易聚集一部分人進行房地產炒作,導致財富的過分集中。從國外經驗看,要解決這一問題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征收物業稅(國外有的叫地稅,有的叫不動產稅,有的叫物業稅,但都是一種財產稅)。
中原地產總經理李文杰指出,我國開征物業稅已是大勢所趨,否則現任政府把土地都出讓了,稅收一次性收回來,也就無形中占有了后來政府在土地上的財政收入,所以稅制改革不容置疑。
另外,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股市的低迷,也導致大量的投資者涌入房地產市場,如何抑制由于投資者或者投機者的進入而導致房產價格快速上升,征收物業稅無疑是一個有效的抑止辦法。“宏觀調控是一種經濟手段,從某種程度上講,都是加大了投資人的成本,征收物業稅跟利率一樣是一種宏觀調控的手段。”
稅費專家認為,征收物業稅不光是為了打擊炒房,也是國家稅費完善的一個必然過程。所以,開征物業稅對房地產業的整體發展,對調節居民收入都會有很大作用,符合國際慣例。有專家稱開征時機未到
我國房地產稅費改革權威、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劉維新認為,物業稅征收涉及4個條件,第一產權要清晰,第二產權關系要明確,第三要有一個公正公平的評估機構,第四房地產稅費體系要完整。
劉維新認為,依我國目前現狀看,要正式開征物業稅至少還得3年。他解釋道,物業稅本身是一種財產稅,如果產權不清,就沒辦法征收。“我國是土地國有制,業主僅擁有房屋土地的使用權,評估本身就是個問題,另外如果產權不清晰,房屋都不歸業主所有,如何征收業主的稅?”
對于有官方人士表示要把土地增值稅和土地出讓金合并為物業稅,劉維新表示這是一種混淆概念的提法。他認為,稅是國家強制性行為,具有強制性、固定性和無償性特點,而土地出讓是一種經濟活動,把二者合在一起變成物業稅,從理論上看是不合理的。
“土地制度改革至少要先由國土資源部提出,再到國務院,最后上人大修改《土地法》。這些事情都沒有做的時候,要開征物業稅,怎么征呢?”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