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非典對一些行業的侵害逐步顯現,特別是旅游業、餐飲業、交通運輸等第三產業,但影響程度取決于這些產業在整體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影響其發展的內在動力上。非典對經濟產生沖擊的主要力量來自于其對人們心理影響的不確定性。在非典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有效控制、人們對防范疫情沒有充分信心的情況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企業的投資活動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就這些行業而言,由于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減少經濟活動以規避SARS風險,其負面影響是相當大的。減少SARS對經濟的沖擊可從內外兩個方面著眼:內部因素是各經濟主體依靠自身力量,外部措施就是政府部門運用稅收、財政等宏觀手段,而后者是前者的推動力。
鑒于此,國家近期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稅費減免政策。因突發事件對部分行業造成嚴重損失而采取較大規模的臨時性稅收減免措施,這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而以減免稅收形式對于困難行業給予援助,是政府新職能的體現,也是新時期公共財政理論的具體表現。
通過臨時性稅收政策調整,以減緩突發事件對經濟領域的不利影響,是國際上的通常做法。事實上,目前減免稅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面對非典時普遍采取的應急措施。今年4月23日,經濟遭受非典沉重打擊的香港推出8項救市措施,涉及金額約118億港元,其中減免稅費措施占有相當份額。馬來西亞等國家也在考慮利用減稅等手段來減少企業運營成本。5月21日,馬來西亞宣布為旅游業提供救援基金和減稅。
從我國當前財政狀況看,也具備了實行臨時性稅收減免措施的財力基礎。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近幾年全國稅收收入的大幅度增長奠定了雄厚的財力基礎。近年來占全國財政收入90%以上的稅收收入保持了持續高速增長態勢,從1998年到2002年,五年累積稅收收入超過64000億元,比上一個五年翻了一番多。2002年全國稅收收入總額更達到17004億元,比上年增加1832億元,增長12.1%,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6.6%。
二是今年前4個月全國稅收收入的良好開端增強了政府實施臨時性稅收減免措施的信心。今年1-4月,全國稅收收入完成707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8%,增收1453億元,收入增幅和增收額均創近10年來最高水平。
臨時性稅收減免措施的效應,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其減少和消化非典對當前社會經濟不利影響的效應是積極的和顯性的,而其對全國稅收收入的減收效應則是有限的。
目前國家已經出臺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無論是對抗擊非典還是緩解受非典影響的相關行業的壓力,都必將產生積極的效果。受非典影響較大的旅游、餐飲、交通運輸等行業均能因此而減少成本支出。宏觀經濟學理論表明,稅收引起的“無謂損失”與稅收本身不是一比一的關系,而是相當于稅收規模的數倍。因而,因減免稅而增加的社會總福利也會遠大于減免的稅收。
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實施臨時性稅收減免措施對全國稅收收入的減收效應是有限的。
首先,從我國的稅收收入結構來看,增值稅、消費稅等流轉稅和企業所得稅、涉外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構成了我國稅收收入的主體,旅游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等受到非典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入庫營業稅收入在全部稅收收入中的比重較低,2002年服務業營業稅收入為658億元,交通運輸營業稅為223億元,分別占全部稅收收入的3.9%和1.3%。這些行業營業稅收入的下滑并不足以下拉整體稅收收入。
其次,目前實施的臨時性稅收減免措施執行時間有限。所得稅減免措施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疫情解除后停止,流轉稅減免措施執行期為5月1日至9月30日,只有四個月。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將繼續按照公平稅負原則,恢復原有稅收政策。
第三,目前實施的臨時性稅收減免措施執行范圍有限。此次針對SARS的稅費減免政策并非覆蓋全國,中央政府已將大部分減免權限都下放給各級地方政府,由各地方政府依照本地區相關行業受非典影響程度和自身財力狀況,自行決定是否減免或者減免的幅度。
第四,在非典疫情中受益行業的稅收收入增收,會對減收部分有所補償。這些企業包括制藥企業、消毒類化工企業、生產口罩和防護服的紡織企業、電信企業、網絡業、報刊業以及生產自行車、電風扇、收音機等產品的企業等。
當然,考慮上述減收效應時,不應忽視各個經濟主體自主消化非典不利影響的行為后果,后者最終會反映在存量稅基的減少以及經濟主體正常經營情況下增量稅基的消失,從而對今后一段時期這些行業的稅收收入產生不利影響。雖然目前這一影響尚未充分顯性化,但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逐漸顯現。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國家目前實施的臨時性稅收減免措施應當視為一種“雪中送炭”的舉措,受非典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積極調整自身經濟行為方式才是消化非典不利因素的關鍵。同時,臨時性稅收減免措施應與財政、貨幣政策的相關措施配套運用,這樣,才能使其對企業的扶助作用最大化。如,對部分行業財政性收費的減免,對受非典沖擊較大的重點行業中市場前景較好的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以期通過多種途徑來減少受損行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幫助企業逐步走出困境。
相關熱詞: S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