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約化管理是現代管理提高效率與效益的基本取向。集約化的“集”就是指集中,集合人力、物力、財力、管理等生產要素,進行統一配置,集約化的“約”是指在集中、統一配置生產要素的過程中,以節儉、約束、高效為價值取向,從而達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進而使單位集中核心力量,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優勢。加強集約化管理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以業務流程改革為核心,實現科學的集約化。業務流程是國稅運作的生命線,國稅作為財政的蓄水池,但目前的業務流程還存在著重復、繁瑣、落后等不適應業務需求的情況。因此,國稅只有從業務流程改革著手,通過辨識、分解、評估業務流程中各個環節,對不必要的做出刪除、壓縮、整合、外包的改革,把各部門的管理要素按自然的方式加以重新組合,從根本上消除多余的成本支出。
使用信息技術增強應變能力。就目前我們除了按手工操作方式實現機器代替手工操作外,業務程序和辦事的方式卻并沒有多少改變,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翻新業務流程,如盡快推出網上審批、電子密鑰等,從而挖掘出集約化管理的最大潛力。
進行機構整合。對單產低、位置偏、達不到收支平衡點、無前途的網點進行遷、并、改造和撤銷,決不手軟;對于當地經濟欠發達、稅收總量少的地域局進行壓縮;對于經濟發達、稅收總量大的地域局的建設擴大現有網點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層次。
優化要素配置,提高社會回報。通過管理要素的集中調整和重新組合來提高人均效益,并最終增加總效益。優化要素配置要伴隨著機構的整合進行,在一定授權范圍內對管理要素的配置采取統一管理,車輛、計算機等其他固定資產集中統一調配,使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稅種項目統一管理,新資源投入在全局一定范圍內優中選優;人員在一定層次上統一管理,適當流動,增加員工的緊迫感,調動積極性。做到“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達到優化配置的目的。
國稅是在為納稅人提供服務的要求中產生的,只有順應市場需求,提高國稅服務對納稅人的價值貢獻,吸引納稅人,才會有更廣闊的稅收市場,并且始終處于強有力的地位。這也是實現國稅集約化經營的出發點和歸宿。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