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國共實現稅收收入17003.86億元,增長12.1%。其中,國有企業稅收為5361.70億元,集體企業稅收為929.43億元,股份公司稅收為4355.24億元,私營企業稅收為945.58億元,涉外企業稅收為3487.10億元,個體經營稅收為1004.93億元。
從企業注冊類型的角度分析,2002年我國稅收收入呈現出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股份公司稅收持續增長,國有、集體企業稅收略有下降
2002年,我國股份公司稅收為4355.24億元,增長23.5%,仍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但與1998年至2002年年均59.5%的增長速度相比,增幅明顯趨緩。這主要是因為我國股份公司從無到有,穩步發展,經過前幾年的高速增長,股份公司稅收收入的基數已經很大,不可能一直保持前期的高速增長,增長速度必將趨于平穩。但另一方面,由于股份制企業經營管理方式比較科學,企業效益較好,因此,與其他企業類型相比,股份公司稅收的增速仍然是相當高的。在此基礎上,我國股份制稅收占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也穩步上升,2002年我國股份制企業稅收收入占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為26.2%,與2001年相比提高了2.5個百分點,與1998年相比提高了20個百分點,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各地區的情況看來,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逐步實施,甘肅、青海、重慶等地區的股份公司的發展成為一個新的亮點,2002年增長幅度分別為41.0%、36.3%、33.2%,遠高于全國平均增長水平。
2002年,我國國有企業稅收收入為5361.70億元,與2001年基本持平,下降0.1%。1998年以來的5年,國有企業稅收收入年均增長1.7%,增幅很小。國有企業稅收收入占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2002年為32.2%,比上年下降3.8個百分點,與1998年相比下降了23個百分點。國有企業稅收收入占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主要是由于近年來我國國有企業改組、改制的步伐加快,在股份制企業、涉外企業等稅收收入高速增長的同時,國有企業的稅收收入增長相對緩慢。
2002年我國集體企業稅收為929.43億元,下降12.6%,是所有企業注冊類型中稅收收入下降幅度最大的。集體企業稅收收入占稅收收入的比重為5.6%,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與1998年相比下降了8.5個百分點。從各地區的情況看來,寧波、上海、浙江、江蘇等原集體企業發展起步早的地區下降尤其顯著,2002年集體企業稅收下降幅度分別為31.2%、28.1%、25.2%、16.8%。造成集體企業稅收明顯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經歷過粗放增長階段后,集體企業已進入一個分化階段,一部分經營較好的集體企業已積累了一定的基礎,為謀求更好的發展前景,改制成為股份制企業,還有一部分集體企業由于管理落后、效益較差,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二是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私營企業扶持力度的加大,企業主信心不斷增強,部分原來名為集體實為私營的“戴帽”集體企業,紛紛恢復真實身份,將注冊類型改為私營企業。
私營企業稅收增長迅猛,個體經營稅收增幅趨緩
2002年,我國私營企業稅收收入增長迅猛,入庫稅收945.58億元,增長43.1%,是所有經濟類型稅收收入中增長幅度最高的。1998年以來,我國私營企業稅收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增長勢頭,至2002年年均增長速度為54.9%,僅次于股份公司。隨著私營企業稅收的迅速增長,私營企業稅收占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也在不斷增加,2002年我國私營企業稅收占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為5.7%,與2001年相比提高了1.3個百分點,與1998年相比提高了3.9個百分點,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分地區看,私營企業稅收增長幅度較高的地區,可分為兩類:一是改革開放起步早、經濟基礎較好的地區,如深圳增長66.6%,上海增長57.2%,江蘇增長51.1%;二是經濟基礎原來相對薄弱的地區,如云南增長81.1%,西藏增長72.3%,陜西增長62.9%。從各地私營企業稅收占當地稅收收入總額的比重看,2002年寧波、浙江、江蘇分別達到了13.3%、11.7%、10.9%,是全國私營經濟發展最好的地區。
在私營企業稅收迅猛增長的同時,2002年,我國個體經營稅收收入為1004.93億元,增長9.5%,小于1998年~2002年年均17.0%的增長速度,開始呈現出增幅趨緩的態勢。隨著增幅的趨緩,個體經營稅收占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2002年我國個體經營稅收占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為6.0%,與2001年相比下降了0.1個百分點,與1998年相比則提高了0.1個百分點。從全國情況來看,2002年個體經營稅收在各地區的發展很不平衡,寧波、廈門、青島等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地區保持著較高速度的增長,分別為26.4%、20.3%、19.5%,而湖北、四川等少數地區卻出現了下降的趨勢。
可以看出,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個體經營在經過最初的高增長階段后已進入平穩發展時期。同時,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經營管理相對更加科學規范的私營企業正處于高增長時期。
納稅增幅此起彼落 私企進入黃金時期——2002年稅收大盤點專題分析三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