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向美國貿易代表提出申訴,稱中國在國內半導體行業實行的稅收政策對進口芯片構成歧視,這將阻礙其進入這個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市場。
該協會日前發表的公開信稱,中國旨在發展國內半導體行業的稅收政策,違背了中國對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中國對包括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等大多數產品的銷售統一征收17%的增值稅。但從2000年起,中國政府開始對國內生產或設計的芯片實行退稅政策,而進口產品則不能享受優惠政策。
美半導體協會在公開信中稱,作為世貿組織成員,不能允許對進口產品和國產商品區別對待,給進口產品設置更高的稅率。該協會承認,中國已遵照對世貿組織的承諾,于1月將對半導體的進口關稅減為零。但半導體協會認為,增值稅政策仍給進口產品設置了一道障礙,并提議不分國產還是進口產品,一律取消向所有在華出售的芯片產品征收的增值稅。
該協會還表示,中國半導體市場的規模達150億美元,是全球第三大市場,增長率居于全球首位。如果稅收政策能夠按照上述建議改革,美國對華芯片產品出口總額將超出5億美元。
但是該協會沒有提及的是,中國芯片市場幾乎充斥著進口芯片。據行業雜志《國際電子商情》出版的研究顯示,去年的情況是,以產值計算,中國國內制造的集成電路僅占需求的2%,而以產量計算,也僅能填補需求的8%。
美半導體協會發難 中國芯片稅收政策有歧視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