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維波
嘉賓銀河證券李國洪
主持人: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一位官員證實,對于社會反映強烈的石油資源稅問題,目前國家稅務總局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可能會根據市場變化調整一下資源稅的征收幅度”。對于石油資源稅問題,許多投資者了解得可能不是很具體,請先介紹一下。
李國洪:我國自1993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以來,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公司一直按照該《條例》規定繳每噸8元至30元之間不等的資源稅,其中大慶油田為24元/噸,勝利、遼河、大港、新疆塔里木、吐哈等油田為12元/噸,華北、吉林、中原、長慶、冀東、江漢、玉門、青海等油田及海上油田為8元/噸。
1993年以前我國國內原油產量大于需求,油價只有500元/噸,而目前原油價格已賣到2000多元一噸,是1993年的4倍多,我國也成為每年凈進口原油1億多噸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雖然石油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也有所上升(國內原油平均生產成本已達到600-800元/噸),但此時2000多元/噸的油價使石油生產從微利變為暴利,石油資源稅率實際已下降至6‰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沙特阿拉伯、伊朗等中東產油國上調了無數次資源稅,并將此項費用用之于民。目前,世界多數國家包括德國、法國一些低稅率國家,石油資源稅也達到我國目前水平的34倍左右,委內瑞拉等高稅率國家就更是無法可比,有俄羅斯石油專家對我國如此低的原油資源稅率也表示不可理解。
主持人:為何人們對目前的石油資源稅反映強烈?如何調整才比較合理?
李國洪:資源稅賦體制的不合理及僵硬的稅率導致本該歸全民所有的石油資源溢價,成了外國投資者的利潤分紅。比如中石油由于國際油價提升,2004年稅后純利大幅度增長至1100多億元,紅利增長率高達100%以上,從而使國外投資者大獲其利。而無論是EXXON還是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凈利潤增長率都遠不如我國的兩大集團,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是國際浮動的資源稅率機制使得該國政府成為油價上升的最大受益者。
雖然在我國企業稅費中資源稅只是一個很小的稅種,但由于我國每年有1.6億多噸的石油總產量,再加上凝析油和天然氣,若每噸增加100元的資源稅,每年就可增加200多億元的稅收。而200億元對于一個一家公司一年就有1100多億元凈利潤的行業來說并不算什么,況且十多年不變的資源稅率早就該變一變了。
至于如何調整,我們認為,再出臺石油資源稅時,不要再制定固定的石油資源稅率。根據當前全球原油以WTI(西德州中質油)和布倫特油為定價中心的情況,我國石油資源稅應綁定布倫特油價。例如,規定資源稅為布倫特油價的4%,初期根據國際公布的布倫特油的周平均價每周調整一次,以后爭取做到適時調整(理論上講每秒都有相應的資源稅,這通過開發一個簡單的軟件就能做到)。
不過,還應注意,當布倫特油價低于28美元/桶時應規定及時調低稅率,特別是在低于20美元時,應大幅度調低稅率,這樣才較為合理。例如,規定布倫特油價高于45美元時,資源稅稅率為5%;35-45美元,稅率為4%;28-35美元,稅率為3.8%;20-28美元,稅率為3%;12-20美元時稅率降低為2%,低于12美元時免征資源稅(目前我國原油開采成本大多在12美元/桶左右)。
另外,由于我國各油田情況存在一定差異,為使石油資源稅更為科學,建議制定系數表,以油品運動粘度和井深為依據,在0.9-1.1范圍內規定不同的調整系數。
主持人:若提高石油資源稅稅率,石油石化類上市公司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李國洪:根據當前的油價,我們認為每噸征收100元左右的原油資源稅較為合理。如以此計算,假設其它條件不變,我們計算,中國石油(HK0857)每股收益將下降0.029港元,中國石化(600028)每股收益將下降0.023元人民幣,中原油氣(000956)每股收益下降0.035元人民幣,石油大明(000406)每股收益下降0.05元人民幣,遼河油田(000817)每股收益下降0.036元人民幣。此外,需要說明的是石油資源稅只在原油開采環節收取,對石油煉制、銷售及非石油開采類的其他石油企業并不會產生影響。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