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部門終于就爭論已久的遺產稅表態──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稱,只有在對個人信息很清楚的情況下才能實施遺產稅,但目前相關信息很不完善,所以不準備開征遺產稅。
居于我國基尼系數超過0.45的現狀,開征遺產稅對調節貧富差距具有積極的意義,但財政部卻“果斷地”給爭論畫上句號。咀嚼樓副部長不開征遺產稅的緣由,會發現其中的一些硬傷。
個人信息不明晰并不能成為不實施遺產稅的理由。美國建國不久后的1797年,就開始征收遺產稅,并在1916年成為固定稅種征收至今。沒有人會相信兩百多年前美國的個人信息就是完善的,即使現今美國稅制中,個人信息方面仍有瑕疵,但這并不影響遺產稅的征收。
也許有人會說,美國不正要取消遺產稅嗎?是的,4年前美國總統小布什就簽署了一項法案,遺產稅逐步遞減,到2011年全部取消。但我們不能忽略法案的政治背景,即小布什在競選總統時許過減稅的諾言。
有意思的是,當美國富豪聽說遺產稅要廢除時,異口同聲表示抗議,120名美國富翁曾聯名在《紐約時報》發表聲明,呼吁政府不要取消遺產稅。這些富豪包括比爾·蓋茨的父親老威廉,他在請愿書中寫道:取消遺產稅將使美國富翁的孩子不勞而獲,使富人永遠富有、窮人永遠貧窮,這有悖社會公平,也違背美國的創業精神。
形成反差的是,我國一些富人一聽到要開征遺產稅的風聲,就急著把財產轉給甚至還沒成年的子女;當他們忐忑不安的心情與日俱增的時候,財政部卻以單薄的“個人信息不清楚”為由將遺產稅打入冷宮。
一些學者關于遺產稅開征可能導致投資銳減與經濟放緩的擔心,有杞人憂天的味道,以發展為己任的企業家,不會因為要上繳遺產稅,就不再做大做強企業;而一些人對征管難度大、社會成本高的擔憂,又患了避重就輕的毛病,遺產稅開征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倡導“大公平”的社會理念,并積極促進社會捐贈、慈善事業的發展。從這個意義說,即使征收遺產稅困難重重,至少應該嘗試一下,如果行不通,再停征也不遲。
別急著對遺產稅開征說不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