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市場傳聞已久的石油“暴利稅”終于浮出水面。根據有關規定,自3月26日起,國家對石油開采企業銷售國產原油因價格超過一定水平所獲得的超額收入按比例征收石油特別收益金(俗稱暴利稅),石油特別收益金實行5級超額累進從價定率計征,按月計算、按季繳納,起征點為40美元/桶,征收比率從20%至40%。此消息出臺,意味著我國調控高油價手段正逐步從價格調控轉向稅收調控,必將對石油開采企業產生一定的影響。
“暴利稅”波及中石化毫無置疑,石油特別收益金的開征將對石油開采類企業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中石化盤中的表現已證明了這一點,在大盤整體市況向好的背景下,中石化卻大幅低開,后略有走高,在9:52分上行至全日最高點5.15元,而后就震蕩盤落,盤中最大跌幅達到了2.52%,尾盤在大盤的帶動下略有上翹,但收盤仍下跌1.16%。從成交量來說,雖然接盤踴躍,但主力資金做多意愿明顯不強,盤中也不時有大筆拋單出現,表明多空分岐明顯加大。
石油特別收益金影響有限根據測算,此次開征石油特別收益金,我國石油三大巨頭為此要付出300億的代價,中石油繳納的特別收益金預計將達202.5億元,位居首位,中石化預計上繳的特別收益金在50億元左右。數字看似驚人,但其實未然,我們認為:石油企業仍是高油價的主要受益者。 就拿中石化來說,公司預計在2006年生產原油3980萬噸,國內成品油價于3月26日上調250元至300元/噸,即使按最低上調價250元/噸計算,中石化可增收99.5億元,如果按300元/噸計算,預計增收119億元,遠遠超過市場測算的50億元的特別收益金。由此可見,征收石油特別收益金所產生的利空因素遠不及油價上漲所產生的利多因素。難怪中石化高管公開表示:“特別收益金對中石化的影響是正面的”。
中石化后市發展潛力不可小視雖然國內油價漲聲一片,但相比國際市場,仍有較大的差距。資料顯示:中石化05年平均每桶油價為45.88美元,期內布倫特原油平均價為54.53美元,而國際原油期貨市價格目前一直維持在65美元之上,由此看出,我國油價仍具有10%以上的上漲空間。油價上漲將對中石化構成實質性的利好。與此同時,中石化宣布在四川東北地區剛發現至今為止中國規模最大的氣田-普光氣田,該氣田可采儲量為2510.75億立方米,技術可采儲量為1883.04億立方米。據審定結果,普光氣田已具備商業開發條件,中石化規劃到2008年,實現全年商業氣量超過40億立方米,2010年達到80億立方米。此外,中石化正在加緊對四川盆地及周邊地區的天然氣勘探開發步伐。油價的看漲及新氣田的發現,為中石化的中長期發展墊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們繼續看好中石化的中長期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