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二手房轉讓所得稅開征起始日的臨近,市場上懸念迭起:二手房市場受多大影響?重征個稅能不能精準打擊炒房?會不會出現稅負轉嫁?征稅效應會不會因為難操作而在簡易化處理中弱化?
降價拋售難抑大量接盤
國家稅務總局征收二手房轉讓個稅的通知一出,上海市場立即掀起波瀾:近幾日二手房突擊交易明顯增多,部分業主為避稅自動降價、火速成交。記者了解到,閔行、黃浦、浦東等區房地產交易中心原本交易清淡,一下子出現上百人排隊等候交易的場面。平時繳納營業稅半個小時就可辦好,現在則要等上1個小時。
一些業主為趕在8月1日前完成交易開始降價銷售。美聯物業對上海32家分行的統計數據顯示,強征個稅政策公布一天內,就有近20%的賣家下調售價10%至15%。
與此相應的是,另一些買家則在大量接盤。一位褚姓小姐告訴記者,她在靜安區曹家渡的一處房子,4年前買入時花費55萬元,現在掛牌價135萬元,這兩天剛掛出去,就來了4個買家,全是一次付款。其中一個買家已在物色第5套房子。
短期投資將無利可圖
“炒房者不要玩了!”《上海樓市境外人士專刊》發行人蔡為民認為,二手房個稅恢復征收,其矛頭直指房地產投機客。20%的個稅稅率明顯降低了投資獲利空間,加上全額營業稅和其他相關稅費,二手房變現的成本大幅提升,短期投資房地產基本無利可圖。
一位吳先生算了筆賬,兩年前他以100萬元買了一套商品房,7成按揭為20年期等額本息商業貸款。兩年來已付利息7.75萬元。現在,出售房價為120萬,需繳納營業稅6.6萬元、印花稅600元、個人所得稅10579元,合計77179元。剔除兩年的利息支出、購房稅費、中介傭金(房屋轉讓價的1.5%),他投資這套房產能賺2.4萬元。
轉嫁稅負?“沒那么容易”
強征二手房個稅后,賣家的稅負會不會被轉移到買家頭上?這是目前市場上最大的懸念。
市場人士認為,不排除稅負轉嫁的可能。美聯物業大寧店的一位經紀人說,今年6月1日,房屋營業稅征收期由2年改為5年內時,上海就有不少賣家將營業稅部分或全部轉嫁給買家,導致二手房價格短期內上漲了3個百分點。開征個稅的這部分支出也可能被加入房價,導致二手房價短期上揚。
但更多人表示樂觀。中原地產曲陽店的楊經理說,轉移稅負的前提是市場供不應求,否則有價無市,“買家不接盤,加價也白加”。現在的大勢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先是延長征收二手房交易營業稅的期限,后又強征個稅,這些措施效應疊加,將進一步打擊二手房市場投機需求。如果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戶型占開發總量70%的比例能夠落實到位,普通商品房的供求會趨于平衡,稅負轉嫁將沒有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