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9日下午2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能容納300多人的101教室人頭攢動,座無虛席。數以百計的管理、財務等領域的精英、白領人士冒著高溫,趕來參加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開放講座暨MBA/MPAcc項目招生說明會。
開放講座上,張維迎教授介紹了人力資本、社會信任與中國經濟增長,周春生教授同大家探討了企業如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而陸正飛教授則分析了會計信息、價值評估與價值管理。
據介紹,光華管理學院擁有雄厚的師資,截止到2005年,共有教職員182人, 教員93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34人,講師28人;博士學位獲得者79人,有45人獲得海外博士學位(其中5人在香港獲學位)。此外,學院還聘請了一大批造詣深厚的國內外專家學者、業界精英作為學院的兼職教授,長短期訪問教授和特聘教授。其中1996 年諾貝爾經濟學家James Mirrlees 爵士與國際著名的統計學家刁錦寰教授被聘請為名譽教授,美國康奈爾大學的Charles Lee 教授和香港大學的謝貴枝教授被分別聘請為會計與財務管理系和市場營銷系的聯合系主任。而舉辦講座的三位教授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在談到舉辦此次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開放講座暨MBA/MPAcc項目招生說明會的初衷時,姚長輝主任表示,大學是知識的傳承與創造者,同時也應當擔負起傳播的重任。通過這種活動,教授們向社會傳播了經濟管理學科最前沿的知識,這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當肩負起的社會責任。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維迎曾說過,知識創造財富,光華創造知識。這種傳播知識、回報社會的活動作為光華的特色之一,會一直舉辦下去。
此次開放講座恰逢光華MBA/MPAcc項目的招生活動,在講座之后,光華相關的老師還就報考MBA/MPAcc項目的一些熱點問題回答了與會聽眾的提問。
MBA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碩士的簡稱,在中國出現已有較長的一段時間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始于1994年。至2004年9月,已招收十一屆MBA學員共3500余名,共設置有六個專業方向:會計與財務管理;金融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與組織行為;決策與信息管理;戰略與國際企業管理。光華MBA項目的學生來自各行各業,包括政府機關、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跨國公司等。
MPAcc對很多人還是一個新鮮的事物。據學院MPAcc項目執行主任吳聯生介紹,MPAcc是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的簡稱,同會計學學術性碩士不同,它更側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應用能力,以適應經濟發展對高素質、應用型會計人才的需要。國務院2003年12月決定設置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北大則是全國首批招收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的院校之一。
此次招生咨詢活動,通過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維迎教授、金融系周春生教授、會計系主任陸正飛教授等名家的實力派講座,在學術交流與對話間,將光華MBA/MPAcc項目的特色彰顯出來并使人難以忘懷:一流的師資隊伍,精心設計的教學體系,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學術氛圍,豐富的交流機會。參加活動的人士紛紛表示,聽名家的講座受益非淺,而對光華MBA/MPAcc項目,則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堅定了報考光華MBA/MPAcc項目的信心。
吳聯生主任表示,這種招生形式,很好地體現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在MBA/MPAcc項目上的實力與特色,因此,今后還會更多地舉辦類似的活動,吸引更多的精英報考北大光華的MBAMPAcc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