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增值折舊怎樣繳稅
某國有企業于2001年通過改組改制整體改建為股份制公司。改制前該企業固定資產賬面原值為5000萬元,在企業改建過程中,通過聘請有資格的評估機構進行資產評估,固定資產增值500萬元。新建股份公司按照評估后的固定資產價值作為新公司的固定資產賬面原值并據以計提折舊。
該公司評估前后的固定資產原值及計提的年折舊額如附表。
根據財稅字[1997]077號文件第四條的規定,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發生的資產評估增值,應相應調整賬戶。所發生的固定資產評估增值可以計提折舊,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該公司在進行資產評估后將固定資產增值額入賬,并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應納所得稅額=500×33%=165(萬元)
計入資本公積=500-165=335(萬元)
借:固定資產 500
貸:資本公積 335
遞延稅款 165
另外,根據財稅字[1998]050號文件第二條規定,按評估價調整了有關資產賬面價值并據以計提折舊或攤銷的,對已調整相關資產賬戶的評估增值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企業在辦理年度納稅申報時,……可采用據實逐年調整法或綜合調整法進行調整。
在按據實逐年調整法進行調整時,企業因進行股份制改造發生的資產評估增值,每一納稅年度通過折舊、攤銷等方式實際計入當期成本、費用的數額,在年度納稅申報的成本、費用項目中予以調整,相應調增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假設該企業改建為股份制公司后未購置新的固定資產。則在提取折舊時(為簡化賬務處理,按年折舊額編制會計分錄):
借:制造費用 2750000
管理費用 2090000
貸:累計折舊 4840000
在逐年據實調整時:
評估增值額計提的折舊額=484-450=34(萬元)
評估增值計提的折舊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并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應納所得稅額=34×33%=11.22(萬元)
借:遞延稅款 1122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112200
該公司評估前后的固定資產原值及計提的年折舊額如附表。
根據財稅字[1997]077號文件第四條的規定,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發生的資產評估增值,應相應調整賬戶。所發生的固定資產評估增值可以計提折舊,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該公司在進行資產評估后將固定資產增值額入賬,并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應納所得稅額=500×33%=165(萬元)
計入資本公積=500-165=335(萬元)
借:固定資產 500
貸:資本公積 335
遞延稅款 165
另外,根據財稅字[1998]050號文件第二條規定,按評估價調整了有關資產賬面價值并據以計提折舊或攤銷的,對已調整相關資產賬戶的評估增值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企業在辦理年度納稅申報時,……可采用據實逐年調整法或綜合調整法進行調整。
在按據實逐年調整法進行調整時,企業因進行股份制改造發生的資產評估增值,每一納稅年度通過折舊、攤銷等方式實際計入當期成本、費用的數額,在年度納稅申報的成本、費用項目中予以調整,相應調增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假設該企業改建為股份制公司后未購置新的固定資產。則在提取折舊時(為簡化賬務處理,按年折舊額編制會計分錄):
借:制造費用 2750000
管理費用 2090000
貸:累計折舊 4840000
在逐年據實調整時:
評估增值額計提的折舊額=484-450=34(萬元)
評估增值計提的折舊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并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應納所得稅額=34×33%=11.22(萬元)
借:遞延稅款 1122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112200
上一篇:固定資產評估增值后如何補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