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年薪制,即以年度為單位確定經營者的基本報酬。,并視其經營成果分檔浮動發放風險收入的工資制度。它同月薪制、周薪制、日薪制和小時工資制相對應。它一般適用于具有法人資格的國有企業的廠長經理。年薪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嚴格地說,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必然選擇和必經途徑,是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制度中堅持公平和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在企業經營者階層的具體體制。隨著年薪制的廣泛開展,"年薪制"審計業務將成為會計師事務所的又一新型業務。
結合審計實踐經歷,我們總結"年薪制"審計的特點及其與年報審計的區別如下:
一、審計目的不同
年報審計的目的是對公司或企業的年度會計報表的公允性、合法性、一貫性等"三性"發表審計意見;"年薪制"審計的目的是對國有企業在年度內與年薪制考核指標相關的事項進行審計,核實各考核指標的實現情況,為年薪制考核的有關部門提供依據。
二、審計范圍不同
年報審計的范圍為公司或企業的年度會計報表、帳簿及憑證等會計資料及其他資料,包含合并報表及母公司報表;"年薪制"審計的范圍為國有企業的年度會計資料及涉及勞資部門、統計部門等多方面的資料。
三、審計依據不同
年報審計的依據是《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及相應會計制度、審計業務約定書等;"年薪制"審計的依據除上述依據外,還有《審計法》及其實施條例、南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及其他主管部門制訂的"年薪制"的有關文件、國有企業本身制訂的薪酬方案等。
四、審計的重要性水平不同
年報審計中,我們通常對公司或企業的會計報表根據該公司或企業內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執行情況及其他有關因素預計一個重要性水平,即資產總額的0.5%-1%或稅前凈利潤的5%——10%等多種方式。當會計報表存在的錯報、誤報或遺漏金額小于重要性水平時,我們認為其不影響會計報表的三性;"年薪制"審計中,我們計劃時未確定重要性水平,審計時主要核實各考核指標的實現情況,但并不代表我們對整個會計報表的意見。
五、審計的方法和程序不同
年報審計是按照業務循環或會計報表科目在符合性測試的基礎上進行實質性測試,采取抽查方式對會計報表余額進行認定;"年薪制"審計中,主要是在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的基礎上,重點對收入、支出等科目進行核實,除實物資產外的資產、負債類科目進行一定的關注,審計收入、支出時進行大量的分析、抽查以核實其真實性,以作為指標計算的基礎。
六、重視實物資產的抽查盤點工作
年報審計時,由于時間等因素,我們通常依據公司或企業提供的資產盤點清單認定帳面的存貨、固定資產等實物資產;"年薪制"審計時,我們重視實物資產的抽查盤點工作,關注因實物資產的毀損、報廢及其他原因形成的潛虧情況。
七、審計調整事項的處理
年報審計中,我們對于超出重要性水平的事項提請公司或企業調整有關帳目,并相應調整年度會計報表。如果公司或企業拒絕調整,我們將視未調整事項對整個會計報表的影響程度出具不同意見的審計報告;"年薪制"審計時,我們對影響指標計算的事項提出調整,但不要求企業調整帳目及年度會計報表。
八、審計報告的撰寫格式不同
年報審計的審計報告為簡式審計報告,主要為四種意見類型: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否定意見審計報告、拒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年薪制"審計的審計報告為詳式審計報告,要求對各項指標計算基礎的核實情況進行詳細說明,并提出有關的建議和意見。
誠然,隨著國有企業經營者年薪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們的"年薪制"審計也必然在實踐中得以逐步發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