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摘要]鑄幣稅即政府發行貨幣所取得的收入,一般可理解為貨幣發行成本和貨幣面值間的差額。在通貨膨脹情況下,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下降,政府的實際鑄幣稅收入小于其名義鑄幣稅收入。我國當前的積極財政政策是以增發國債為核心,財政赤字經常化。政府可以從財政赤字貨幣化中得到多少鑄幣稅收入受制于三個因素:經濟增長對基礎貨幣的需求,經濟的實際增長率,以及貨幣需求對通貨膨脹和收入的彈性。
[關鍵詞]鑄幣稅;通貨膨脹稅;財政赤字貨幣化
一般說來,一國的經濟主權主要有兩個:貨幣主權和課稅主權,其中貨幣主權在經濟上的實際形式便是政府的鑄幣稅收入,即政府發行貨幣所取得的收入。鑄幣稅問題的討論一般是同財政赤字貨幣化問題相聯系的。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政策一直主導以增發國債為核心的積極財政政策,造成財政赤字經常化。在關于中央政府債務可持續性問題的研究中,鑄幣稅形式的財政赤字融資方式不容忽視,即政府可以通過貨幣印刷以鑄幣稅形式為財政赤字融資。問題是政府過度的貨幣發行會引起通貨膨脹,在通貨膨脹情況下,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下降,所以,政府通過鑄幣稅形式為財政赤字融資客觀上有一個數量界限。財政赤字貨幣化或者說政府債務貨幣化是指以增發國債為核心的積極財政策導致經濟體系中貨幣供應量的增加。經濟體系中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未必導致通貨膨脹,只有在貨幣供給大于經濟增長對貨幣的需求時,才會導致通貨膨脹。所以,財政赤字貨幣化過程中鑄幣稅收益問題的分析包括兩個方面,即貨幣經濟發行過程中的鑄幣稅收益問題和通貨膨脹情況下的鑄幣稅收益問題。
一、鑄幣稅的一般涵義
從本質上說,一國貨幣的增加是一國經濟的共同創造物,但如果說貨幣本身是足值的,如黃金,就不存在鑄幣稅問題,因為生產黃金需要與黃金價值等的等額勞動。當貨幣進入不足值狀態以后,包括過去的鑄幣,現在的紙幣、信用貨幣甚至電子貨幣,生產某一額度的貨幣,比如100元人民幣,其成本肯定低于100元,可能只有幾元錢。然而,這100元畢竟可以支配100元的商品,這里就有一個收入問題,由此產生了鑄幣稅,即國家占有貨幣發行收入。以上是對鑄幣稅概念的基本理解。鑄幣稅的英文原文是seigniorage,seigniorage是從法語seignear(封建領主) 演變而來。歷史上原本任何人都可以鑄造金屬貨幣,后來鑄幣廠為統治者所壟斷。“稅”是一個與統治者特權分不開的分配范疇,所以才將由憑此特權獲得的收益譯稱作“鑄幣稅”。統治者(君主域領主)在鑄造貨幣之后,要收取一筆費用,這筆費用包括兩個部分:鑄造貨幣的成本和君主或領主取得的凈利潤。另外,在歷史上,統治者還常通過減少鑄幣重量、降低其成色等方法收取seigniorage,即所謂“硬幣消邊”。所以,在一些貨幣銀行學書籍中,seigniorage又被定義為貴金屬鑄幣面值與相應貴金屬材料的市場價格之差,比如,1盎司白銀的市場價格為1比索,而政府在鑄造1比索銀幣的時候只用了0.5盎司白銀,此時,鑄造1比索銀幣的白銀的市場價格僅為0.5盎司,這樣,政府每鑄造1比索銀幣便相當于征收了0.5比索的seigniorage.照此意義,在現代社會,由于現鈔和硬幣的生產成本與它的幣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seigniorage基本上也就等于貨幣的面值。
二、財政赤字貨幣化過程中鑄幣稅收益問題分析
財政赤字貨幣化過程中由于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必然出現財政赤字貨幣化過程中的鑄幣稅收益問題。貨幣化是天然賦予中央政府的一塊巨大資源,在西方國家,鑄幣或貨幣印刷是作為為政府公共部門赤字融資的基本方式之一加以研究的,這方面的概念和理論被斯旦利。費希爾和威廉。易斯特利稱為“政府預算約束的經濟學”。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并不一定導致通貨膨脹,因為經濟增長本身會創造出對貨幣的需求時,才會導致通貨膨脹。
(一)財政赤字貨幣化過程中貨幣供應量的增加適應經濟增長對貨幣的需求情況下鑄幣稅收益問題分析,即貨幣的經濟發行過程中鑄幣稅收益問題分析。
兩極銀行體制下,貨幣包括通貨和活期存款,它是央行、商業銀行、財政、借款者和存款者五方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量上,貨幣供應量=基礎貨幣×貨幣乘數。其總量由中央銀行通過控制基礎貨幣(包括流通中的現金和銀行準備金)進行調控。銀行準備金按照法定的準備金率來確定,它是影響貨幣乘數的重要指標,流通中的現金即通貨由政府(包括財政和中央銀行)所發行:在一些國家如美國,紙幣由中央銀行發行,硬輔幣(和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少量紙幣)由財政發行,中央銀行收入扣除一定的費用(日常運行費用和中央銀行股東的股息)后,交由中央財政;在有些國家如中國,通貨全部由中央銀行發行,中央銀行利潤歸中央財政;在一些國家,通貨由財政發行,或中央銀行直接購買政府國債,還可以通過其他資產業務發行貨幣;在有些國家中央銀行則不能向財政部直接購買國債而只能通過公開市場業務進行購買。因此,seigniorage在現代最一般的含義是指政府在創造任何貨幣過程中獲得的利潤,它包括:(1)中央銀行所獲得并上交中央財政的利潤(創造貨幣過程中展開的資產負債業務利息差減費用),(2)中央銀行在基礎貨幣創造過程中通過購買國債向中央財政提供的資金,(3)財政直接發行通貨所獲得的收益。
上述三項收益除財政直接發行通貨獲得的收益外,其余兩項均發生于中央銀行向經濟體系中注入基礎貨幣。通常,中央銀行增加基礎貨幣的方法主要有三種:(1)增加外匯儲備,(2)從公開市場買進國債和其它票據,(3)增加給商業銀行的貸款。下面就從這三個方面分別分析政府的貨幣發行收入。
1.中央銀行買進外匯。對應于外匯儲備的增加,中央銀行把等價的基礎貨幣注入金融體系,通過乘數使用,經濟體系中的廣義貨幣量得到一定倍數的增加。在這一過程中,(1)中央銀行把外匯儲備用于投資,可得到一筆收益,(2)當商業銀行按準備金率把相應貨幣存入中央銀行時,中央銀行可能要為此支付利息(銀行準備金往往不生息,或只有很低的利息,所以對于商業銀行來說,他們喪失了獲得更多利息的機會,等于是向中央銀行納了稅),中央銀行外匯資產收益減除中央銀行為準備金所支付的利息(再減除其它一些交易成本)即為中央銀行的凈收益。
2.中央銀行通過公平市場業務買進國債(或其它票據)。中央銀行由此而得到相應利息收入和其他可能的增值,與此同時,中央銀行必須為商業銀行存款增加而根據準備金要求存入中央銀行的存款支付利息,兩者之差即為中央銀行的收益。
3.中央銀行給商業銀行發放再貸款。中央銀行所收取的利息和它支付給商業銀行的準備金的利息之差即為中央銀行的收益。
從上述分析討論中,我們得知,鑄幣稅可以歸結于經濟體系中貨幣供應量的增加(△M),在一個處于增長狀態的經濟中,由于可以增發更多的基礎貨幣而不致引起通貨膨脹,即貨幣經濟發行過程中,政府可以征收更多的鑄幣稅。
(二)財政赤字貨幣化過程中貨幣供應量的增加超過經濟增長以貨幣的需求,即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鑄幣稅收益問題。
政府過多的貨幣發行會引起通貨膨脹。在通貨膨脹情況下,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下降,從而,政府的實際鑄幣稅收入會小于其名義鑄幣稅收入。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布蘭查德等的高級宏觀經濟教程中,鑄幣稅被定義為:
S=△M/P (1)
其中△M代表新增貨幣供應量,P(P=P0+△P)代表物價水平,S代表鑄幣稅。
顯然,這里的S為實際鑄幣稅。為了進一步分析通貨膨脹情況下鑄幣稅收益問題,不必要引入另一個與鑄幣稅密切相關的概念-通貨膨脹稅。鑄幣稅與通貨膨脹稅是兩個密切聯系的不同概念,在有些著作中,兩者則被混用。假設公眾的實際貨幣余額(所持貨幣的實際價值)為M/P,則政府所獲得的通貨膨脹稅為:
F=△P/P×M/P (2)
式中M=M0+△M,從式(1)可以看出,當物價水平上升時,政府所能征收的實際鑄幣稅將會減少。為了便于分析,我們將式(1)進一步變換為:
S=△M/P=△×M/M×M/P (1)
從(1‘)可以看出,當貨幣增長速度給定時,如果公眾所持實際貨幣余額因物價上升而減少,實際鑄幣稅就會減少。政府之所以可以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來彌補財政赤字,其必要條件之一是公眾愿意增加貨幣持有量(貨幣需求量增加了)。為什么公眾會增加持有貨幣量?在不考慮經濟增長的情況下,一般來說,公眾持有貨幣是為了使其實際購買力保持在一個給定的穩定水平上。如果通貨膨脹發生,公眾持有的實際貨幣余額減少,為了保持原有實際貨幣水平,公眾會吸收政府的名義貨幣量。
假設在開始時物價上升速度滯后于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速度(可令△P=0),把財政赤字貨幣化的政府將獲得大量鑄幣稅(S=△M/P),但此時通貨膨脹稅為零(F=△P/P×MP=0)。隨著通貨膨脹率的上升(△P/P0上升則△P/P上升),通貨膨脹稅將增加。從式(2)和式(1‘)對比可以看出,當物價上升速度等于貨幣增長速度(△P/P=△M/M)時,政府所征收的鑄幣稅(△M/M×M/P)等于通貨膨脹稅(△P/P×M/P),兩者實際上是一個東西。當通貨膨脹率(△P/P0)進一步上升后,由于公眾越來越不愿意持有貨幣(M)以及物價水平(P)急劇上升,貨幣實際余額(M/P)會比物價上升速度(△P/P=M/M)時,政府所征收的鑄幣稅(△M/M×M/P)等于通貨膨脹稅(△P/P×M/P),兩者實際上是一個東西。當通貨膨脹率(△P/P0)進一步上升后,由于公眾越來越不愿意持有貨幣(M)以及物價水平(P)急劇上升,貨幣實際余額(M/P)會比物價上升速度(△P/P)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作為△P/P和M/P(實際貨幣余額)乘積的通貨膨脹稅,在達到一個最大值之后將迅速下降。這樣,由于惡性通貨膨脹,政府最終將無法征收通化膨脹稅。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政府通過財政赤字貨幣化手段獲取鑄幣稅收入要受到客觀經濟條件的制約。政府可以從赤字貨幣中得到多少鑄幣稅收入用于彌補財政赤字,取決于下面三個因素:(1)經濟對基礎貨幣的要求,即M(M0+△M);(2)經濟的實際增長率,它是決定△P/P0的重要因素。基礎貨幣的增長,從而貨幣供應量的增長未必導致通貨膨脹,因為經濟的實際增長會引致新的貨幣需求(主要是指貨幣的交易需求);(3)貨幣需求對通貨膨脹和收入的彈性,即△M/M與△P/P的對比關系。
舉例說明:假定通貨對GDP的比例為0.13,基礎貨幣需求對收入的彈性為1,那么,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政府就可以印刷相當于0.13%的GDP的貨幣,而不會引起通貨膨脹。如果GDP增長率是6.5%,政府就可以在不引起通貨膨脹的前提下獲得相當于占GDP0.85%(0.13×6.5%)的鑄幣稅。假如通貨對GDP的比例不因通貨膨脹而改變,那么,當政府允許通貨膨脹率達到10%時,就可以再獲得相當于GDP1.3%(1.13×10%)的鑄幣稅。但是,當通貨膨脹率上升時,基礎貨幣需求是會下降的。因此,政府通過鑄幣稅可以獲得的收入最終產會達到一個最大值。
政府最多可以得到多少鑄幣稅收入,費希爾和易斯特利指出,從歷史記載來看,工業化國家平均占GDP的1%,發展中國家占GDP的2.5%以下。他們認為可以有把握地說,超過2.5%GDP的鑄幣稅收入不會是一種可持續的收入。即使2.5%這一比例,也只有在增長極快的經濟中才能實現。
在我國,據保守估計,從1978年到1992年,中央政府每年的鑄幣收入平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左右。謝平估計在1986-1998年期間,中央政府每年得到的貨幣發行收入平均為國民生產總值的5.4%.海外經濟學家常常不理解為什么中國政府的綜合赤字那么高(大約占GDP的8%至9%),通貨膨脹率卻不很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貨幣化帶來的鑄幣稅收入。
上一篇:經濟發展中的商品勞務稅淺論
下一篇:淺談如何搞好稅源管理
Copyright © 2000 - m.electedte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中文 | 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成人国产精品 |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 激情的网站 | 日日干日日|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色图p| 免费观看黄色 | 国产青草 |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精品色网 | 久久久久久久夜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观 |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蜜桃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天堂v网|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亚洲人人爽 | 欧美特级大片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青青 | 一级aaa级毛片午夜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欢迎你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天堂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 三级毛片网| 亚洲视频观看 | 国产色网| 亚洲v国产v | 国产精品精品久久久久久 | www.色午夜.com | 午夜激情爱爱 |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