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摘 要】 文章按照財政部印發的《關于開展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安徽省208戶樣本村集體經濟組織基礎數據為依據,側重圍繞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收益分配、財務會計管理模式等問題,對村級財務會計管理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提出進一步規范實施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度,提升村級財務會計管理執行力的基本構想。
【關鍵詞】 村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委托代理;建議
村級財務會計管理是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關系到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農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當前,相當一部分地區村級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混亂、民主監督執行不力,引發一系列矛盾,影響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一、村級財務會計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資產規模偏小,質量普遍不高
據安徽省對208個樣本村的問卷調查,2007年資產規模在50萬元以下的77戶,占27%,500萬元以上的19戶,占9%,其余大多在100萬元左右。人均資產100元以下的42戶,占20%,1 000元以上的43戶,占21%,其余大多為300~500元。資產質量更是令人堪憂,只有5戶計提了固定資產折舊;51戶應收賬款因債務人破產或死亡已經成為壞賬;113戶持有的短期投資中有71.2%因各種原因無法收回。
(二)債務負擔沉重,隱患越來越大
據調查顯示,目前70%以上的樣本村存在歷史欠債,有的村欠債高達百萬元之多。大量債務給村級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沉重負擔,導致經濟建設缺乏必要的資金投入,影響了公益事業發展。一些村干部產生了“公益事業做得多,欠債就多”的思想包袱,許多村干部為償還債務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影響了正常工作。
(三)收入構成單調,經營收入有限
通過分析208戶樣本村《收益及收益分配表》發現,2007年度收入構成中,補助收入48%,發包及上交收入41%,經營收入和投資收益6%,其他收入5%。在補助收入中財政補助74%,農村經管部門補助3%,其他部門補助23%。這一收入來源結構如不及時改變,必將使村一級形成“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喪失發展村集體經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征地補償不實,群眾反映強烈
一些村存在對農民征地補償款核算不真實、管理不透明、擠占挪用現象,群眾反映強烈。例如,許多村將征地補償款直接列收、列支,不能明確劃分其是用于村級公益事業,或是直接支付農戶欠款,會計信息嚴重失真。一些村對征地收入既沒有及時入賬,又沒有公開其去向,往往存在被擠占挪用的情況。
(五)民主理財不力,有效監督缺位
民主理財是村民對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活動進行的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是村級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目前相當一部分地方村民主理財組織不是選舉產生的,而是由村委會按照自己意愿指定的,還有少數村民主理財人員由村干部自己兼任,這樣的民主理財組織形同虛設,根本起不到監督的作用。有些村財務公開籠統、抽象,村民不了解財務審批權限、額度、程序、標準等,即便成立了民主理財組織,也無財可理。
(六)會計基礎薄弱,核算手段落后
村級財務會計基礎工作不扎實的情況較為普遍:有的村不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核算,賬務處理中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導致會計信息嚴重失真;不設賬、不記賬、不結賬、不交賬,“口袋賬”現象仍然存在;原始憑證不合法,“白條入賬”、簽章不全、項目殘缺時有發生。這些問題引起農民群眾種種猜測和不滿,成為當地干群關系緊張的“導火索”。只有少數地方實現會計電算化,大多數村仍然采用算盤、手抄等傳統工具。
(七)“村賬鄉管”多樣,缺乏制度規范
目前在財務會計管理模式上,很多地方都實行了“村賬鄉管”,但存在諸多問題亟待完善。一是大部分地方沒有遵循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原則,簽訂“會計委托代理協議”,而是按照鄉(鎮)統一布置,依據紅頭文件開展此項工作。二是代理記賬機構監管職責不到位。村級賬務有的由鄉財政所代理,有的由鄉農經站代理,有的由鄉財政所和農經站共同代理,無論代理機構設置于哪個部門,普遍存在代理記賬機構集記賬、管理于一身,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現象,影響了“村賬鄉管”模式的規范化建設,缺乏有效監管。三是財務會計管理制度不完善。“村賬鄉管”不是只要鄉管不要村管,而是一種鄉村共管的農村財務管理形式,必須建立健全村級財務會計管理制度。但一些村實行“村賬鄉管”后,將賬簿“一交了之”,對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不聞不問。
二、村級財務會計管理存在諸多問題的原因
(一)管理體制不順暢
一是“村民自治”與“村賬鄉管”未能很好銜接。有的縣、鄉統一部署推進“村賬鄉管”工作,越俎代庖,違背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有關規定。二是農經、財政部門村財管理職能未理清。長期以來,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大多由農經部門負責,農村稅費改革后,許多縣、鄉的農經部門撤并、職能調整,財政部門一時又難以全面接管,導致出現管理“真空”。三是支農資金多頭管理。目前很多地方強農、支農資金投放不是一只手在運作,而是多只手在操作,沒有形成統一渠道,往往造成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資金、資源管理出現多個部門交叉監管局面,“誰都管,誰又都不管”的問題十分突出。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雙層經營體制的一個層次,既具有管理、服務職能,又具有生產經營職能。但就村級財務會計管理制度而言,一方面,現行會計制度設計較多考慮村級生產經營活動情況,未能完整反映村級管理及服務職能的相關會計信息;另一方面,目前各級財政部門分門別類制定的一系列財政管理規章制度,大多偏重于規范縣以上財政部門的支出,但是支農資金往往最終落實在農村基礎設施或社會公益事業等集體資產方面,村集體財務會計管理存在制度缺失。
(三)財務公開不到位
雖然國家有關規定明確提出推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會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凡涉及農民群眾利益的事項都必須對群眾公開,村務公開的重點是財務公開。但是實際執行中,少數村干部法制觀念淡薄,視集體財產如家財,帶頭違反制度,不愿意實施財務公開或者公開信息不完整;而村民忙于各自生產經營、外出務工,經常性監督成本過高,又得不到補償,加之文化水平有限,財務知識缺少,導致參與民主理財意識淡薄。
(四)村干部理財不主動
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規模小,人均占有資產少,收入來源結構單調,歷史欠債普遍存在,“窮賬”難理,很多村干部積極理財的意識和要求不強烈。還有一些村干部認為新農村建設主要依靠財政投入,加強村級財務會計管理并非至關重要,存在“重投入、輕管理”的思想。
(五)財會隊伍不穩定
目前,絕大部分“村賬鄉管”機構資金管理員、記賬員及村報賬員不具有會計從業資格,加上鄉鎮機構多次調整,及村選舉換屆等因素影響,更換也較為頻繁,給會計人員管理和培訓帶來困難。
(六)監督機制不完善
村級財務會計工作主要依靠兩個方面的監督,一是內部民主理財監督,二是有關部門的外部監督。但農民群眾的民主理財權利由于缺乏保障機制,往往得不到真正落實;外部監督,受相關部門村財務管理與監督職能交叉、劃分不清的影響,加上執行中存在的村級財務監督鞭長莫及情況,監督效果很差。
(七)經費投入不均衡
近年來,財政支農方面資金投入很多,但是用于財務會計管理方面的經費過少。村級會計人員難以得到必要的學習和培訓,沒有制度講解教材,沒有業務交流機會,政策水平、業務素質普遍較低。大部分“村賬鄉管”機構實施會計電算化系統經費不足,造成會計人員忙于當“賬房先生”,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核算質量差。
三、加強村級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提高加強村財管理的認識
國家加大支農力度投入的財政資金,最終要落實到鄉村層面,村級財務會計在管好、用好這些資金上發揮著不可替代作用。加強村級財務會計工作不僅是個經濟管理問題,更是個政治問題,它關系到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農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速度和程度,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全面推進村級財務會計工作。
(二)健全村級財務會計管理制度
一是研究制定村級資產管理、票據管理、預算管理等財務制度,做到有制度可依;二是簡化會計事項處理方法,特別是對農民關心的經濟事項,如一事一議、土地補償等等,要提供群眾看得懂、道得明的會計報表;三是結合實際,完善相關制度,如債務化解、村級招待等,提高制度執行效果。
(三)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
一是要摸清家底,各村可在縣、鄉(鎮)財政部門指導下開展一次全面的資產普查工作,掌握資產真實情況;二是要厘清產權關系,徹底剔除無效資產,優化資產質量;三是要整合集體資產,研究資產使用、維護、流轉、處置等管理途徑,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四)積極穩妥化解歷史欠債
一是各級政府要結合村級資源有限、自身壓力大,償債能力弱的實情,制定切實有效的債務化解措施,對建設基礎設施、公益事業的歷史欠債,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對于其他類型歷史欠債,制定化解債務的激勵措施。二是各欠債鄉村要建立準確的債務臺賬,按照債務來源、數額大小、時間長短,進行分類清理、登記、償還與核銷。三是要明確債務化解工作責任,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干部的監督制度、問責制度,實行新增債務責任追究制度。
(五)努力拓寬收入來源渠道
一是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業、林業、養殖業全面發展,提高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收入,逐步改變“坐吃”補助收入和發包收入現象。二是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流轉形式,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獲取土地流轉收入。在土地流轉中,要嚴格履行流轉程序,流轉協議一定要有村民本人簽章,并由公證機關公證后方可生效,切實保護農民權益。三是要營造友好、和諧、文明的環境,積極招商引資,爭取多方資金支持本村經濟發展。四是要加強預算編制工作,實行收支計劃管理。財務預算提交村民大會表決通過后,必須嚴格執行。
(六)完善民主理財機制
民主理財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促進農村基層干部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制度,必須切實完善。一是要通過民主選舉,把堅持原則、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有一定聲望的人士選入民主理財組織;二是要規范民主理財工作程序,嚴格執行,不走樣;三是要按照農業部、監察部發布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暫行規定》的要求,進一步完善財務公開制度。
(七)夯實會計基礎工作
一是要嚴格執行財務會計制度規定,堅決做到收有憑、付有據,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完整。二是要改變現行村級會計人員多頭管理局面,統一歸口到財政部門管理,加強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培訓,完善村級會計人員從業資格及專業技術資格評價機制。三是財政部門要積極扶持,因村制宜,分步驟實施會計電算化。
(八)穩步推進“會計委托代理”
認真落實財政部2008年印發的《關于開展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規范“村賬鄉管”模式。一是要規范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協議,所有實行“村賬鄉管”的村戶都應當在遵循“村民自愿”的原則下,與會計代理機構簽訂協議書。二是嘗試代理服務中介化,設立“村賬代理服務中心”,統一辦理“村賬鄉管”工作。代理中心會計人員統一招聘、考核,其工資待遇、辦公經費等全部納入鄉財政預算,不收取村民一分錢。三是建立健全村賬代理財務規章制度,對村級財務實行統一制度、統一審核、統一記賬、統一公開、統一建檔的“五統一”管理,為“村賬鄉管”順利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九)建立健全監督機制
實行“村賬鄉管”,必須加強監督,構建內部監督、外部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三位一體”的監督機制,確保村集體經濟組織財產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維護村民利益。一方面要明確監督側重點。內部民主監督是日常監督,既有監督權,又有決策權;外部監督主要是財政部門、審計部門和會計中介機構監督,監督重點是財政支農資金使用,以及村級財務報表合法性、公允性的鑒定。新聞媒體監督要對理財好的村及時宣傳、表彰,對于理財不力的村及時曝光和鞭撻。另一方面要注意工作協調,及時交流,充分發揮監督的職能作用。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S].2009.
[2] 財政部關于開展村級會計委托代理的指導意見[S].2008.
[3] 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S].2005.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S].1998.
上一篇:高等學校現行會計核算的弊端分析
下一篇:基于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關聯分析
Copyright © 2000 - m.electedte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入口 | 国产精品自拍一区 | 国产精品1234 |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 | 天天射夜夜操 | 日韩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裸体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 91在线一区二区 | 激情毛片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精品视频在线看 | 亚洲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性视频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 男女av网站 | 亚洲欧美一区二 | 一级性感毛片 |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中文 |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 |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 91黄色在线观看 | 欧美日本高清 | 国产三级免费观看 | 欧美xxx在线 | 狼人综合在线 | 久久九九视频 | 日朝毛片| a级毛片免费高清在线播放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 | 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二区三区 | 日本最新黄色网址 | 不卡一二三 | xxx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