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關鍵詞:跨國公司;技術標準;專利戰略;經濟效應
內容摘要:跨國公司在專利與技術標準融合的戰略訴求中的經濟效應如何?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專利戰略是跨國公司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戰略形式,專利與技術標準的融合則是跨國公司在新形勢下表現出的新的戰略動向,但是專利的“私有性”和技術標準的“公有性”使得二者之間不可避免地表現出了內在的悖論。
跨國公司的興起與快速發展是經濟全球化向縱深發展的主要力量。技術要素作為知識經濟形態下企業的核心資源,已成為跨國公司除質量與價格之外又一競爭焦點。為了盡享其技術所帶來的最大化利益,跨國公司勢必會把知識產權提升為市場經濟中有意義的存在形態,知識產權戰略、尤其是專利戰略已成為跨國公司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戰略形式。然而,隨著全球競爭的發展與升級,作為構筑跨國公司(尤其是高新技術領域)競爭優勢的專利戰略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戰略內容,而表現出了一些新的動向與特點,對于跨國企業,技術標準與專利的融合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如何在新形勢下謀求最大的競爭優勢,已成為跨國公司、尤其是高新技術公司面臨的重要戰略問題。
專利與技術標準融合的趨勢及其表現
專利與技術標準的融合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在現代技術標準中,技術標準的制定者越來越多地吸納了專利技術,許多技術標準直接將專利技術作為其基本內容,而非專利技術則成為非基本內容,還有許多技術標準甚至直接建立在有關的專利技術之上,甚至就是專利技術的直接翻版或是直接冠名,以此提高其技術標準的技術含量,提高其技術標準的質量,從而提高了社會對技術標準的認可度。政府的技術標準管理部門以及被賦予有關管理職能的行業協會也在這一理念的主導下,利用管理的權力設置相關的門檻,提出相應的要求,推波助瀾,這就在客觀上刺激了技術標準與專利技術之間的結合和融合。另一方面,一項技術在得到授權而衍變成為專利技術以后,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該技術的推廣應用,使得權利人能夠在此過程中獲取預期的收益以及可能發生的其它收益。因此,權利人在開發推廣應用渠道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會將目光注視在技術標準這一最具廣泛性的渠道上,并將專利技術與技術標準結合起來,從而積極尋求將其專利技術納入相關技術標準的可能和準入途徑。標準的專利化和專利的標準化已經成為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大背景下任何人都不容否認的基本態勢。
專利與技術標準的融合首先表現在跨國公司技術聯盟的形成。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技術的復雜性和集成度越來越高,任何一家企業都難以完全壟斷一項產品的全部制造技術,因此全球范圍內的技術聯盟成為了跨國公司的重要技術創新組織形式。美國的航空、軟件、微電子、電信、計算機和電子工業行業中存在形式各異的技術聯盟,蘋果、IBM、摩托羅拉、英特爾等IT業大型跨國公司都積極組建和參與各種技術結盟。專利與技術標準融合的最高形態則是專利聯盟的出現。所謂專利聯盟(patent pool),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專利權人,為了能夠彼此之間分享專利技術或者同一對外進行專利許可而形成的安排。專利聯盟的出現主要是基于核心專利技術和技術標準地位的不斷提升,跨國公司技術聯盟的進一步細化而形成的。
專利聯盟是把專利融入到技術標準中以形成新的技術進入壁壘,它整合聯盟成員的相關專利并通過交叉許可、技術互換、共享資源等方式進行合作,從而形成新的技術資源,獲得新的、在獨自經營開發的情況下不可能獲得的專利技術,并向聯盟外的第三方統一進行許可,所以擁有相關專利的跨國公司都力求將自己的專利變為標準以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因此,就其實質而言,專利聯盟是一種系統化的交易機制。因為隨著技術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產品技術程度的提高,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太可能完全壟斷某項產品的全部制造技術專利,更多的情況是幾家跨國公司共同擁有某項產品制造的核心技術,其專利權為多個專利人控制,因此,為了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就需要幾家公司相互之間就專利技術進行交叉許可,但是公司間的雙邊交叉許可很有可能會導致效率低下,為此,出于團體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慮,在操作層面上更多的是組成小集體而采取的行動,即幾個擁有核心專利技術的公司將自己的專利技術“貢獻”出來,共同組成符合某項產品技術標準的專利聯盟。通過專利的組合而融入到某種產品技術標準中,跨國公司通過集體的力量獲得了單個公司可能無法實現的對市場事實上的壟斷。而且跨國公司在建立標準的同時,往往就構建了該標準體系的專利許可框架,在專利技術的管理上,甚至設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實施專利技術的“打包”許可,實現專利聯營。
跨國公司專利與技術標準融合的悖論
首先,專利技術的權利本質和經濟意義集中體現在壟斷式的實施上。知識產權的首要特性是專有性,因此,專利技術作為知識產權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無論是發明專利,還是新型專利或外觀設計專利均具有這一基本特性。因此,其本質內涵表現為依據該專利而所能享有的某種形式的市場壟斷,而且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法律的保護,他們有權根據自己的意愿決定如何處置其擁有的專利技術。任何人或機構都無權要求專利權人將這些專利技術無償提供給其他人使用,不論這樣做的目的為何,技術標準制定機構也不能因為這些技術是標準體系的核心技術強迫專利權人無償許可第三方使用。
其次,技術標準所奉行的理念之一就是“開放”,其生命力在于內容經過公開以后被社會所承認和接受。從法律層面而言,技術標準作為一種技術規范,具有準法律意義上的規制作用,并被納入了國家科技法律體系的范疇,因此,它對于整個行業、甚至對整個社會上同一產品的生產或是同類服務的提供均將起到市場準入的基本門檻式的作用。然而僅僅依靠獨立自主的研發很難在短時間內建立起技術標準體系,所以必要專利對技術標準體系而言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只有當這些技術積累到一定數量,標準體系才能建立。但是一旦專利權人拒絕進行技術許可,第三方就不能獲得相關技術,更不要說達到技術標準規定的要求,最終導致標準無法貫徹實施,流于形式。
最后,無論是專利還是技術標準,無一不是以向社會公開其技術內容作為交換條件,換取社會對其壟斷的承認和支持的,因此兩者的最終目標都在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問題的關鍵在于,專利技術的公開是以直接享有市場上的壟斷為條件和目的的,而技術標準的公開則是以最大可能的被社會承認和接受為目的的,并不直接表現為對市場壟斷的追求,甚至根本就不表現為對市場壟斷的貪婪,此時,它將會借用“無償使用”的誘人外衣,以實現其主導和引領的目的,由此矛盾和沖突便發生了。技術標準和專利技術在互相融合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矛盾和沖突就其表象而言,源自于專利技術的接受是以經濟對價作為交換條件的,簡言之,專利技術的使用是有償的,而且是基于市場壟斷條件下的有償使用。技術標準的使用則是無償的,而且一旦專利技術被納入技術標準后,往往會被要求公開聲明,放棄其市場壟斷的權利,不再轉讓和許可以及收取相應的對價,隨同技術標準中的非專利技術一起無償提供給社會使用。
跨國公司專利與技術標準融合的經濟效應
(一)對消費者的鎖定效應
事實上,任何企業或個人都希望能夠擁有技術標準的“產權”。因為技術標準的“私有化”能夠使標準的擁有者更加有效地“鎖定”技術標準的使用者(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這種“鎖定”效應只有在使用者的“專用設備(包括人力物力)”投資達到一定程度,并且消費者已經習慣于使用包含這些技術標準的產品時最為有效。正是因為如此,盡管我國已經成全球最大的DVD生產基地,占世界市場20%-25%的份額,但這一市場份額在很大程度上表現了我國企業在DVD技術標準上的“鎖定”程度,以及支付企業專利費的豐厚程度,而非談判中的討價還價能力。
從2002年4月至今,我國DVD企業每生產一臺DVD就要向6C聯盟(由日立、松下、東芝、JVC、三菱電機、時代華納等六大技術開發商組成)繳納13.8美元,向4C聯盟(由索尼、先鋒、飛利浦和LG等組成)繳納5美元,向湯姆遜繳納1至1.5美元的專利費。目前我國碟機企業每生產一臺DVD就要繳納22.3至22.5美元的專利費,在我國電子音響工業協會的統一談判下,每臺繳納的專利費減少到15美元左右。而目前我國出口DVD每臺的平均價格在32美元左右,這樣,專利費就已經占到產品價格的一半左右。實際上,6C等企業聯盟正是通過將專利標準化占領市場,然后收取專利費來獲得巨大的市場利益。而接受這些標準的企業生產出口規模越大,支付的專利費就越高,最后不得不考慮是否退出這個市場,進而為制定標準的企業聯盟進一步壟斷市場提供了便利。顯然,在這一博弈過程中,制定了包含自身專利的技術標準的一方,將始終處于優勢地位。
(二)獲得企業競爭優勢和市場壟斷效應
技術標準的“私有化”還使企業獲得一種新的競爭優勢,利用技術標準排擠對手,損害市場競爭秩序。這一點在“思科訴華為案”中表現得比較明顯。思科為了達到排擠華為公司的目的,拒絕給華為公司授權使用其部分“私有協議”,阻止華為公司的路由器與其設備互連互通。數據通信設備與電信設備一樣,互連互通是公平競爭的基本要素。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業的技術標準日益成為影響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三)成為壟斷國際市場的重要工具
我國是世界跨國公司的集聚地,在對華的專利戰略中,專利戰是跨國公司進入和壟斷中國市場的重要內容。跨國公司一般采取兩種方式與我國進行專利戰:一是在其產品進入我國市場之前,首先在我國搶注專利,對我國產品形成專利包圍圈;二是有意放任國內某些企業使用其知識產權,一旦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在跟隨主流技術、國內市場基本培育成熟,且擁有較高市場份額以后,就依法提起訴訟,要求高額賠償。而且,跨國公司進行專利訴訟、追索專利費,一般都是蓄謀已久,經過了多年的“沙盤推演”。因此,知識產權的法律訴訟已成為全球化市場上一種合法的戰略運用,甚至是成為了一些跨國公司(如美國的公司)在缺乏好的投資項目時爭取獲益的手段。
從國際經驗看,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都是通過“市場預測—研究與開發—申請專利—制定技術標準—占領市場”的技術發展戰略壟斷市場。只提出技術標準,而沒有申請專利,無異于把自己的技術無償貢獻給別人;只申請專利,沒有使相關技術成為標準,則無法占領和壟斷市場。在這種背景下,專利和技術標準一方面成為了國際間智力資源爭奪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成為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依靠智力成果獲取財富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丁德明。跨國公司專利戰略新動向[J].企業管理,2007.5
2.吳林海。我國未來技術標準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4
3.陳欣。國外企業利用專利聯盟運作技術標準的實踐及其啟示[J].科研管理,2007.4
4.任聲策,宣國良。技術標準中的企業專利戰略:一個案例分析[J].科研管理,2007.1
上一篇: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及其對策
下一篇:淺析跨國公司國際融資風險及其管理
Copyright © 2000 - m.electedte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视频一区 |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亚州av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 精品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 高潮白浆女日韩av免费看 | 亚洲不卡电影 | 亚洲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又免费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在线性爱视频 | 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在线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午夜网 | 一级片久久 | 一二三区电影 | 只有这里有精品 | 欧美精品黑人猛交高潮 | 一区二区视频观看 | 亚洲第一成人久久网站 | 超碰伊人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av | 91福利视频网站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 | 九九综合九九综合 | 黄网站在线免费看 | 午夜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 jizz高清| 国产一卡二卡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7人妖 | 久久国语 |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 √最新版天堂资源网在线 | 成人午夜小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福利视频 | 二区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