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摘 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對于中國的農民工培訓工作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要想實現中國建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結合建設行業農民工的特點,分析建設行業農民工培訓工作的現狀,順應金融危機背景下建設行業對農民工的特殊需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在全社會形成全民關注、政府參與、法律保障的完善的農民工培訓體系。
關鍵詞:金融危機;建設行業;農民工培訓
1 農民工的起源和特點
1.1 農民工的概念
農民工是農村的農民到城里打工群體的簡稱。農民工是從農民階層向城市市民過渡的歷史現象,是國家工業化和消滅城鄉差別過程中社會發展的必然,農民工是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我國農村發展、城市繁榮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1.2 農民工的特點
(1)文化程度較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農民工大多來自四川、貴州、安徽、湖南、湖北等內陸省份的農村,當地較低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農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務農或務工的過程中也很少有機會進行繼續教育。
(2)自主性較差。農民工集中在電子加工業、服裝加工業、建筑施工業等勞動密集性行業,他們對崗位要求較低,從事的工作多是簡單的重復性體力勞動,勞動時間密集,工作強度大,他們往往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參加培訓、更新知識的積極性。
(3)流動性較強。農民工外出務工目的單純。哪里有活班干就去哪里,這為農民工接受周期長、地點固定的培訓造成了很大的難度。
(4)影響力較大。建設行業一線工人90%為農民工,分布在建設工程的各個環節,他們的技能水平對建筑質量、觀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新技術、新工藝的實施歸根到底離不開工人實際操作水平的提高。
2 農民工培訓工作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2、1 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培訓總量不足。2005年至2008年湖北參加培訓的農民工為200萬人,僅占全省農民工總數的20%。
(2)培訓內容單一。截止到2007年12月,湖北省共創建建筑工地農民工業余學校268所,培訓的內容多為建設行業中技術含量低、實際操作水平高的工種,而且設置的課程常年不變,知識更新速度慢。
(3)分布不均勻。工業化程度高、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農民工接受培訓較普遍,僅武漢、襄樊、宜昌三地農民工培訓的人數就達全省農民工培訓人數的一半以上。
(4)培訓程序不規范。少數培訓機構重發證,輕培訓;重理論知識,輕實際操作;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
2、2 原因分析
(1)重視培訓的社會氛圍還不濃厚。有的地方存在這樣的現象:企業為降低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不重視農民工培訓;農民工相對于企業來說,地位被動,沒條件參加培訓;培訓機構苦口婆心宣傳培訓政策,但收效甚微,大量培訓資源閑置。
(2)規范有序地培訓制度還沒形成。雖然國務院各部委、省政府各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規范引導這農民工的培訓工作,如《2003—2010年全國農民工培訓規劃》、《關于組織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的通知》,但這些規范規定得比較籠統,在具體實踐中,由于部門分隔,各自為政,容易造成多頭管理,重復培訓,既浪費了培訓資源,又降低了培訓效率。
(3)制約有力的監督機制還不完善。2004年4月,國家農業部、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設部決定,共同在全國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并給培訓機構一定的補貼。這項工程旨在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民增收的工程被稱為“陽光工程”。“陽光工程”本是一項惠農工程,但有的培訓機構利用這一政策,弄虛作假,騙取國家資金。
3 金融危機背景下建設行業農民工培訓工作的對策
3、1 全民動員,為農民工培訓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1)以人為本,對農民工尤其是金融危機過后返鄉的農民工進行心理干預。農民工主要分布在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他們從事的工種勞動負荷大、危險程度高,收入相對較低,金融危機中,農民工首當其沖受到沖擊,失業返鄉,容易產生“付出多、回報少”的心理落差。開展培訓前,應當針對他們的心理特點,給他們分析當前的就業形勢,使他們樹立“先培訓,后上崗,技能高,收入多”的觀念,幫助他們重拾自信。
(2)統一思想,加大對農民工培訓工作的宣傳力度。金融危機中,企業裁減大批農民工,不是說企業不再需要這些勞動力,相反,隨著新技術、新工藝的不斷應用,企業勢必需要更多的能吃苦、懂技術的工人充實其中。我們應抓住農民工大量返鄉的有利時機,深入到火車站、勞動力市場等農民工密集的地點,宣傳國家的相關培訓政策,動員農民工參加培訓。
3、2 規范管理,使農民工培訓工作有章可循
(1)政府、建設、農業、勞動保障部門應充分發揮宏觀管理作用,對金融危機背景下農民工培訓工作提出新的指導性意見,逐步形成政府統籌、行業組織、重點依托培訓機構的工作格局。
(2)培訓機構要重視素質教育,實現專業立校、特色辦學。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縮減生產規模,用工人數減少,“用工之尺”卻更加精準,培訓必須立足自身優勢,推進教學改革,以培養能適應用人單位需求的從業人員為第一要務。一是要優化專業設置。培訓機構應多方面收集市場用工需求,適時調整工種設置;二是提供就業指導。對前來培訓的農民工詳細了解其年齡、文化程度、已有技能水平和就業意向,進行分類指導;三是改進教學方法。抓住農民工的心理特性,利用課堂授課、工地實踐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盡可能通俗易懂、形象生動,使農民工坐得住、聽得進、學得牢、用得上;四是校企聯合、資源共享。
(3)職業介紹所等社會中介機構要增強社會責任感,起到培訓機構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由于信息不對稱和相對滯后,據統計,2007年建設行業參加過培訓的農民工就業率維持在70%左右,而建筑企業普遍存在無證上崗的情況,這要求中介機構充分發揮中介職能,建立校企聯動機制,與雙方密切配合,互通信息,解決“人求崗”和“崗求人”之間的矛盾。
3、3 加強監督,為農民工培訓工作的落實提供保障
我們必須加大宣傳力度,使農民工培訓工作為社會各界所關注,必須制定相關監督規范,使農民工培訓工作量化、細化、合法化,旨在形成全民關注、政府監督、法律保障的多方位農民工培訓工作監督體制。
上一篇:公務員考試熱現象研究
下一篇:論薪酬制度與高級技工的短缺
Copyright © 2000 - m.electedte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免费福利 |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退制版 | 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91蝌蚪色 | 97人人超碰|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靠逼 | 麻豆传媒在线观看 | 青草青草久热 | 欧美人xxx| 免费91视频|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 | 午夜视频成人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 | av网站免费 | 国产精品自在线 | 亚洲一级免费观看 | 国偷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久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 18免费视频 | 欧美 日韩 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 | 国产a精品视频 | 91chinese在线| 亚洲高清免费 | 午夜av福利| 可以在线观看的av网站 | 国产成人一区 | 成人在线黄色 | 加勒比不卡 | www.久久精品| 日韩欧美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