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非稅收入?
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取得并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或準公共需要的財政資金,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種形式。
2、非稅收入的范圍包括什么?
(一)行政事業性收費
(二)政府性基金(資金、附加)
(三)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
(四)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
(五)國有資本經營收益
(六)彩票公益金
(七)罰沒收入
(八)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
(九)主管部門集中收入
(十)政府財政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
(十一)其他未列舉的或新增的非稅收入
3、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標是什么?
規范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將非稅收入納入公共財政整體管理范圍,加大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源(資產)出租、出售、出讓、轉讓等取得收入的管理力度,確保非稅收入應收盡收。監控非稅收入的使用,努力提高部門預算編制和執行的質量。進一步完善我省以稅收收入為主、非稅收入為輔的政府財政收支體系。
4、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的內容是什么?
(1)、全面清理收費項目,收費行為公開透明。全面徹底清理、規范非稅收入項目;加強收費審批管理,從嚴控制新收費項目的出臺,在收費項目上實施“陽光政策”,切實減輕農民、企業和社會負擔。建立非稅收入項目庫,統一編制項目代碼,項目全部核定至直接執收的部門、單位。執收部門、單位必須嚴格按核定的項目收取,收取時將具體的收費依據、標準、范圍對外公示,實行亮證收費。
(2)、建立非稅收入票據管理體系,加強收費源頭監管。歸并票據種類,建立有效的非稅收入票據管理體系,對票據實現計算機系統的自動核銷。票據管理是非稅收入征收管理的源頭,以票據為“龍頭”,實現以“票”管“收”,將票據管理權限集中于市財政局非稅收入征管機構,由其負責票據的印制、發放、使用、核銷、稽查等制度的制定工作。
針對目前非稅收入票據種類繁多的現狀,要清理歸并票據種類,除保留少量專用票據外,主要使用 《江蘇省揚州市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改革票據管理方式,繳款書的購領、對賬、核銷等工作全部由計算機自動控制和完成。實現票據管理工作的現代化、信息化和全過程的實時監督。
(3)、改進征繳方式,實行票款分離。改革非稅收入收繳方式,取消收入過渡戶,通過單一賬戶體系將收入直接繳入國庫或財政專戶;實行非稅收入“單位開票、銀行代收、實時入庫(或專戶)”的征繳方式。建立與非稅收入管理制度改革相適應的收繳信息管理系統,應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及時反映和監督收入組織情況。
(4)、嚴格減免審批,建立收入激勵機制。非稅收入的減免必須嚴格按照政策執行,按規定程序報批。一是貫徹分級管理的原則,嚴格按規定程序審批減免;二是將減免權限集中于政府;三是實行減免申報制度,需要減免的單位或個人向該項非稅收入管理機構提出申請,非稅收入管理機構按規定報政府審批。任何單位或個人無權擅自開設緩征、減征和免征的口子。
(5)、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為確保非稅收入管理規定的貫徹落實,提高非稅收入管理效率,應進一步健全非稅收入監督檢查機制。一是健全財政監督機制。各級財政部門要在加強對非稅收入日常檢查的基礎上,按照財政部有關文件規定,開展非稅收入年度稽查工作。二是加強審計監督,將非稅收入納入審計范圍。三是發揮社會監督作用,財政部門會同物價部門定期編制全市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目錄,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四是加大查處力度。對非稅收入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財政法規進行處罰處分。
(6)、在改革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的基礎上保障部門預算的完整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深入。在預算的編制方面,編制包含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的預算,按照部門預算的編制要求,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籌安排,實行全口徑的綜合預算。在資金撥付方面,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資金的使用直接支付到商品、勞務供應商或用款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