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汽車業來華招商 財政稅收政策多重支持
隨著中國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以及國家擴內需、調結構、促轉變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發揮積極作用,我國汽車企業的目光開始逐漸瞄準海外市場,建立各自的全球發展戰略。在這個時期,各國也越來越多將吸引投資的目標放在中國。
前不久,英國AIO汽車投資組織來華,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中國企業投資英國。英國AIO汽車投資組織的執行總裁喬·格林威爾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并詳細解讀英國汽車產業投資環境。他還列舉了目前中國企業在英投資的案例,如上汽英國技術中心、長安英國研發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收購英國錳銅等。
英國是世界第三大汽車銷售市場
喬·格林威爾表示,作為世界第三大汽車銷售市場,英國在汽車產業有著巨大市場潛力,且供應鏈需求較大,英國實行對外資高度開放的市場政策。目前,英國汽車行業本土平臺已全部出售給外國投資者。這種充分鼓勵競爭的政策與高度自由的市場,為英國在汽車領域吸引了諸多海外投資,如通用、本田、尼桑、豐田等公司。全球十大汽車制造商中的6家,以及20家汽車零部件制造商中的19家,均在英國設有生產基地。
據統計,英國每年能夠生產158萬輛汽車,250萬臺發動機,并向包括捷豹、路虎、寶馬、通用等全球大型汽車公司供貨。英國每20秒鐘就有一輛新車下線,直接從事汽車行業的從業人員已逾13萬人,汽車工業每年為英國國民總值貢獻120億英鎊的經濟產值。2012年,英國汽車的生產數量達到160萬輛;而在2017年,這一數字有望超過200萬輛。
汽車工業的振興也將帶動相關供應商產業。在過去兩年里,英國原始設備制造商的投資額達60億英鎊。根據2013年英國OEM采購部提供的最新數據,英國汽車供應商鏈目前仍存在30億英鎊的巨大商機。
財政、稅收政策雙重支持
據喬·格林威爾介紹,為了吸引外國廠商投資,英國政府一直提供優厚的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在公司稅收方面,英國力爭成為二十國集團中最有競爭力的一個,計劃到2015年將公司稅降至20%。這也吸引了大量企業選擇在英國投資。比如菲亞特和克萊斯勒合并之后成立的新公司,納稅地點就選擇在英國。英國政府對于企業研發提供了種種激勵政策,比如專利盒(PatentBox)減稅政策,在歐洲包括英國取得專利權的企業,其公司所得稅稅率將降為10%。為了協助研發的對內投資,英國政府在國家和地方兩個層面提供基金機制。除了國家層面的發展基金,地方基金由英國政府撥款給區域地方企業合作伙伴。
此外,英國政府及汽車協會也于去年宣布將投資20億英鎊,繼續推進英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喬·格林威爾表示,如果中國廠商在英國投資設廠,既可以得到國家層面的財政支持,也可以得到地方政府補貼。這些都使英國的投資環境相比其他歐盟市場更有競爭力。
英國已成主流投資目標地
喬·格林威爾說,英國已成為主流投資的目標地。目前英國汽車產業呈現多樣化態勢,既有豐田、日產、本田、通用、福特等大眾化汽車企業,也有捷豹路虎、賓利、勞斯萊斯等高檔及豪華汽車制造商,是全球第二大高檔/豪華車生產國。同時,世界上11支一級方程式賽車(F1)隊伍中,有8家總部在英國。
他說,在與西方國家的對比中,英國給予的條件是很豐厚的。
除此之外,以下幾個因素也吸引了投資者。首先,英國作為傳統制造大國,有著悠久的汽車產業發展歷史,完善的零部件制造、整車制造和相關產業服務產業鏈供應體系。早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英國就已經是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僅2013年,汽車行業的出口額就占到英國總出口額的10%。目前,英國本土擁有近2400家零件制造商,3000家綜合制造企業在上游提供零部件生產與供給;而可進行批量生產的7家轎車制造商、8家商用車制造商、11家公交車和客車制造商、逾10家大型高檔車兼跑車制造商,則為汽車整車生產提供保障;另外近1000家汽車相關服務機構,在相關設施、服務等方面為汽車行業提供有力支持;其次,豐富的技術經驗和科研人員的儲備,為英國汽車領域的創新提供了有力保證。英國平均每年花費近17億英鎊用于包括發動機制造與設計在內的多個前沿汽車技術研發。英國大學也為汽車技術研發提供學術支持并輸送人才。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都有從拉夫堡大學、杜倫大學、華威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等畢業的優秀人才源源不斷地加入到英國汽車研發、生產、推廣的各個領域;再次,作為世界第三大汽車銷售市場,英國在汽車產業有著巨大消費市場潛力,且供應鏈需求較大,英國實行對外資高度開放的市場政策。
下一篇:亞太地區:稅收制度呈現復雜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