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企業所得稅前扣除比例大幅提高
一、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的原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后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高新技術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63號),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注冊在中國境內、實行查賬征收、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二、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的新規定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出7項減稅措施,其中包括將一般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與高新技術企業的限額統一,從2.5%提高至8%。為鼓勵企業加大職工教育投入,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2018年5月7日聯合發布了《關于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1號),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三、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的注意事項
(一)掌握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的內容和要求
1.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有:政治理論、職業道德教育;崗位專業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以及適應性培訓;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企業富余職工轉崗轉業培訓;根據需要對職工進行的各類文化教育和技術技能培訓。
2.企業要強化職工教育和培訓,突出創新能力和技能培養,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力度,鼓勵職工崗位自學成才,切實提高職工技能素質,提升職業競爭力。
(二)熟悉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列支范圍
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列支范圍包括:
1.上崗和轉崗培訓;
2.各類崗位適應性培訓;
3.崗位培訓、職業技術等級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
4.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
5.特種作業人員培訓;
6.企業組織的職工外送培訓的經費支出;
7.職工參加的職業技能鑒定、職業資格認證等經費支出;
8.購置教學設備與設施;
9.職工崗位自學成才獎勵費用;
10.職工教育培訓管理費用;
11.有關職工教育的其他開支。
企業職工參加社會上的學歷教育以及個人為取得學位而參加的在職教育,所需費用應由個人承擔,不能擠占企業的職工教育培訓經費。
|作者:劉星(正保會計網校答疑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