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十六項變化應注意!
2021年的年末國家出臺了關于資源綜合利用的增值稅優惠——《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40號)以下簡稱(公告2021年第40號),該政策既延續了財稅〔2015〕78號規定的增值稅即征即退的優惠政策外,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么,公告2021年第40號發生了哪些變化呢?我們一起看一看。
一、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從2022年3月1日開始適用《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2022年版)》)。
注意:根據公告2021年第40號規定,不是從2022年1月1日開始適用2022年版優惠目錄,是從2022年3月1日開始適用。
因此,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適用的是財稅〔2015〕78號發布的優惠目錄。
二、從2022年3月1日開始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可以享受簡易計稅啦!
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的增值稅納稅人經歷了免征增值稅、取消免征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以選擇簡易計稅的優惠政策。
財稅[2001]78號規定,自2001年5月1日起,對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銷售其收購的廢舊物資免征增值稅。
財稅[2008]157號規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銷售其收購的廢舊物資免征增值稅"。
2011年-2015年,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稅收優惠政策全面取消再生資源行業不再有任何的稅收優惠政策,統一按照增值稅相關規定正常申報繳納稅款。
2015年,《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的通知》(財稅[2015]78號)規定,對廢舊電池、廢舊電機等再生資源生產企業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30%、50%及70%三檔稅收優惠政策。以上稅收優惠僅針對再生資源回收生產型企業,且有嚴格的限制條件,對于再生資源回收經營單位而言,仍然無法享受到稅收優惠。
2022年3月1日,公告2021年第40號規定,一般納稅人的再生資源回收經營單位可以選擇簡易計稅。
三、明確享受增值稅簡易計稅的再生資源和再生資源加工處理的定義和范圍。
公告2021年第40號規定,再生資源是指在社會生產和生活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已經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價值,經過回收、加工處理,能夠使其重新獲得使用價值的各種廢棄物。
加工處理僅限于清洗、挑選、破碎、切割、拆解、打包等改變再生資源密度、濕度、長度、粗細、軟硬等物理性狀的簡單加工。
四、從事危險廢物收集和從事危險廢物收集的納稅人享受增值稅簡易計稅必須有資質,從事其他再生資源回收納稅人進行市場主體登記,并在商務部門完成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備案。
從事危險廢物收集的納稅人,應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
從事報廢機動車回收的納稅人,應取得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資質認定證書。
其他再生資源回收納稅人應進行市場主體登記,并在商務部門完成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備案。
五、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可以同時享受簡易計稅和即征即退的增值稅優惠嗎?
如果一般納稅人企業僅從事再生資源回收并未加工或屬于公告2021年第40號規定的簡單加工,僅能享受簡易計稅優惠政策;如果果一般納稅人企業僅從事再生資源回收并進行深加工生產后再銷售的生產型企業,符合即征即退規定條件,僅可以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優惠;如果一般納稅人企業既有再生資源回收并出售其收購的再生資源(即未加工或屬于公告2021年第40號規定的簡單加工),同時從事再生資源回收并進行深加工生產后再銷售的業務,且符合即征即退規定條件,是可以同時享受簡易計稅和即征即退增值稅優惠政策。
六、取得免稅發票可以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增值稅優惠嗎?
公告2021年第40號規定,納稅人在境內收購的再生資源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優惠政策時,應按規定從銷售方取得增值稅發票。適用免稅政策的,應按規定從銷售方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
七、從個人手中收購廢品取得收款收據可以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增值稅優惠嗎?
公告2021年第40號規定,納稅人在境內收購的再生資源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優惠政策時,應按規定從銷售方取得增值稅發票。銷售方為依法依規無法申領發票的單位或者從事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自然人,應取得銷售方開具的收款憑證及收購方內部憑證,或者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
八、個人從事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標準是按次而非按月。
一般納稅人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即征即退增值稅優惠政策時,如銷售方為從事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自然人,依據銷售方開具的收款憑證及收購方內部憑證,或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可以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
注意,公告2021年第40號規定,小額零星經營業務是指自然人從事應稅項目經營業務的銷售額不超過增值稅按次起征點的業務。
九、明確員工為本單位或者雇主提供的再生資源回收不征收增值稅。
十、首次明確不得適用即征即退規定的銷售收入的公式和即征即退的公式。
納稅人應當取得上述發票或憑證而未取得的,該部分再生資源對應產品的銷售收入不得適用即征即退。
不得適用即征即退規定的銷售收入=當期銷售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的銷售收入×(納稅人應當取得發票或憑證而未取得的購入再生資源成本÷當期購進再生資源的全部成本)。
可申請退稅額=[(當期銷售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的銷售收入-不得適用即征即退規定的銷售收入)×適用稅率-當期即征即退項目的進項稅額]×對應的退稅比例
十一、新增納稅人應建立再生資源收購臺賬,留存備查。
臺賬內容包括:再生資源供貨方單位名稱或個人姓名及身份證號、再生資源名稱、數量、價格、結算方式、是否取得增值稅發票或符合規定的憑證等。
納稅人現有賬冊、系統能夠包括上述內容的,無需單獨建立臺賬。
十二、新增納稅人從事《目錄》2.15“污水處理廠出水、工業排水(礦井水)、生活污水、垃圾處理廠滲透(濾)液等”項目、5.1“垃圾處理、污泥處理處置勞務”、5.2“污水處理勞務”項目,可選擇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也可選擇適用免征增值稅;一經選定,36個月內不得變更。
十三、新增單個所屬期退稅金額超過500萬元的,主管稅務機關應在退稅完成后30個工作日內,將退稅資料送同級財政部門復查。
十四、新增享受即征即退時在申請退稅稅款所屬期前6個月不得發生的行為。
(1)因違反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受到行政處罰(警告、通報批評或單次10萬元以下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除外;單次10萬元以下含本數,下同)。
(2)因違反稅收法律法規被稅務機關處罰(單次10萬元以下罰款除外),或發生騙取出口退稅、虛開發票的情形。
十五、新增納稅人在辦理退稅時,應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其符合規定的條件以及《目錄》規定的技術標準和相關條件的書面聲明。
十六、修改不得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的處罰條件及規定的處罰期間。
財稅[2015]78號規定,因違反稅收、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受到處罰(警告或單次1萬元以下罰款除外)的,自處罰決定下達的次月起36個月內,不得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公告2021年第40號規定修改為:
1.已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的納稅人,出現:
沒有按規定取得發票;建立再生資源收購臺賬;銷售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的淘汰類、限制類項目;屬于《環境保護綜合名錄》中的“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或重污染工藝;屬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列明的危險廢物的,但沒有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納稅信用級別為C級或D級的。
自不符合或部分不符合這些規定的條件以及《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2022年版)》規定的技術標準和相關條件的當月起,不再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2.已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的納稅人,在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后,出現:
因違反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受到行政處罰(警告、通報批評或單次10萬元以下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除外;單次10萬元以下含本數,下同)。
因違反稅收法律法規被稅務機關處罰(單次10萬元以下罰款除外),或發生騙取出口退稅、虛開發票的情形。
自處罰決定作出的當月起6個月內不得享受本公告規定的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如納稅人連續12個月內發生上述規定的情形兩次以上的,自第二次處罰決定作出的當月起36個月內不得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注意:相關處罰決定被依法撤銷、變更、確認違法或者確認無效的,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可以重新申請辦理退稅事宜。
作者:裴老師(正保會計網校答疑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