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您好,以前我們是外貿企業,現在是生產企業,生產型企業和外貿企業退稅哪里不一樣。生產企業出口如何做賬?



1. 退稅計算依據不同
外貿企業:
外貿企業退稅主要依據是購進貨物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金額(不含稅)和對應的退稅率來計算退稅金額。其計算公式通常為:應退稅額 = 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購進金額 × 出口貨物退稅率。例如,外貿企業購進一批貨物,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不含稅金額為 100 萬元,該貨物對應的出口退稅率為 13%,那么應退稅額就是 100×13% = 13 萬元。
生產企業:
生產企業采用 “免、抵、退” 稅辦法。“免” 是指對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免征本企業生產銷售環節增值稅;“抵” 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退” 是指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進項稅額大于應納稅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稅。計算相對復雜,要先計算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等多個步驟來確定最終的應退稅額。
2. 退稅申報資料不同
外貿企業:
一般需要提供出口貨物報關單、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出口發票等資料進行退稅申報。重點在于采購環節的發票與出口貨物的對應匹配情況,以證明貨物購進及出口的真實性。
生產企業:
除了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發票等常規資料外,還需要提供與生產相關的資料,比如生產設備清單、原材料采購明細、水電費等能證明生產過程投入情況的資料,因為要核算出口貨物所耗用的進項稅額等用于 “免、抵、退” 計算,所以資料要求更側重于生產環節的佐證。
3. 適用范圍不同
外貿企業:
適用于自身不從事生產加工,主要從事貨物的采購然后出口銷售的企業,它們扮演的是貿易流通角色,將國內生產的貨物采購后銷售到國外市場。
生產企業:
適用于有實際生產加工能力,出口的是自己生產制造的產品的企業,強調貨物是經過自身生產環節產出后再出口的情況。
分錄的話之前總結的你看看
賬務處理如下:
1、購入貨物及接受應稅勞務時,按增值稅扣稅憑證注明的增值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原材料/管理費用/制造費用等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
2、出口貨物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3、計算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賬務處理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當期應退稅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當期免抵稅額)
主營業務成本(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當期免抵退稅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4、收到出口退稅款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
01/03 10:45

84784964 

01/03 11:04
老師您好,免、抵、退我還是不大懂,能再細說一下嗎?

樸老師 

01/03 11:06
同學你好答案看下圖片哦

84784964 

01/03 11:09
老師那比如說我們在做賬的時候產生的原料、輔料是進項發票,這進項稅我們可以當內銷的進項稅用是嗎?

樸老師 

01/03 11:11
生產型的內銷的話是可以抵扣的

84784964 

01/03 11:13
老師那這個抵是我理解的意思嗎?原料、輔料是進項發票這個進項可以抵內銷用。

樸老師 

01/03 11:16
對的
是這個意思的
內銷的可以的

84784964 

01/03 11:42
好的謝謝老師,老師那退的話,也是只能退進項稅用不完的可以退是嗎?

樸老師 

01/03 11:51
對的
是這樣的哦?
用不完的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