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戰略成本管理和成本管理有什么區別啊,兩個都是財務管理內容里面的價值鏈分析嗎



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企業提供滿足其管理所需要的成本信息,而傳統的成本管理己不適應口益變化的市場環境和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需要。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理論的廣泛應用,要求成本管理能夠為企業戰略管理者提供和決策相關的有用的信息,而傳統成本管理系統不能滿足這一要求。戰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成本優勢”,而傳統的成本管理的目標是實現“降低成本”,“降低成本”與“成本優勢”是有著本質區別的概念,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不同于傳統成本管理的目標。傳統成本管理的目標通常是一味追求成本的最小化與利潤的最大化,卻往往忽視由此帶來的產品質量和客戶滿意度的下降等等的弊端,這就背離了企業最終的目標,即獲取競爭優勢以謀求長足的發展。任何只要有益于這個戰略目標實現的方法措施都值得嘗試,即使短期內會增加企業的成本。
(2)戰略成本管理突破了傳統成本管理的范圍。傳統成本管理關注的是企業內部價值鏈活動的資源耗費,沒有對外部環境的分析,而企業身處在一個開放和競爭的市場環境中,一系列價值活動都受外部條件的影響,僅靠傳統的成本管理系統是難以滿足成本信息的需求,這就需要將成本管理的范圍延伸到企業的外部,既包括外部環境也包括外部價值鏈。
(3)戰略成本管理拓展了傳統成本管理的內容。傳統成本管理只重視顯性的成本因素,如原材料費用、人工費用和管理費用等,卻忽視了更具有決定性因素的隱性的成本,如企業規模、地理位置、技術等。而戰略成本管理要求盡量挖掘出對成本產生影響的所有關鍵因素,通過對關鍵因素的分析與管理,幫助企業早口實現戰略目標。
(4)戰略成本管理與傳統成本管理的側重點不一樣。傳統成本管理,無論是作業成本計算和產品成本計算,還是標準成本控制和本量利分析,都側重于事后的成本管理控制,是以口常生產經營活動為基礎的。而戰略成本管理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前瞻性的管理,重點在于成本未發生之前的戰略的決策。
2019 10/23 1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