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無法可靠確定相關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的無形資產,只能以直線法攤銷折舊。 1.什么叫“相關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 2.無形資產是不是只能選直線法、生產總量法攤銷?



不同無形資產預期實現相關經濟利益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些是通過收取專利費的方式,有些是通過著作權的方式,有些是通過收取加盟費的方式等等,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無形資產攤銷方法包括直線法、生產總量法等。所以攤銷方法不局限于上述兩項。但是實務中,絕大多數使用直線法和生產總量法
2020 07/27 07:38

84785015 

2020 07/27 10:33
攤銷為何要確實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隨便選一個不行嗎?

燎原老師 

2020 07/27 11:05
為了匹配權責發生制。它是以本會計期間發生的費用和收入是否應計入本期損益為標準,處理有關經濟業務的一種制度。凡在本期發生應從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的費用,不論是否在本期已實際支付或未付的貨幣資金,均應作為本期的費用處理;凡在本期發生應歸屬于本期的收入,不論是否在本期已實際收到或未收到的貨幣資金,均應作為本期的收入處理。實行這種制度,有利于正確反映各期的費用水平和盈虧狀況。

84785015 

2020 07/27 16:30
老師能舉個例子說一下嗎

燎原老師 

2020 07/27 21:24
比如專利費是按照十年使用期授權的,那么按照年限法。如果是按照任務量授權的,按照任務總額法

84785015 

2020 07/27 21:37
老師我想到了,你看看是不是這個道理:比如某專利軟件估計1年后就會濫大街,形成的成本10萬。3月份此技術給企業帶來2萬收益,4月份帶來5萬收益。其它10個月份比較平均,各月收益為4萬。如果直線法攤銷,則每個月平均負擔10/12=0.83的折舊。收于每個月的收益不一樣,則會導致收益少的月多負擔了折舊,收益多的少負擔了折舊,這樣收入與成本的就不能合理匹配,會導致管理者不能正確估計此軟件對每個月的損益情況。所以只能按月收益/全年收益的不同比例情況來攤銷月折舊。則3月的折舊比例是 2/(2+5+4*10)=0.043,對應的折舊是10*0.043=0.43

燎原老師 

2020 07/27 22:57
就是這么個意思。只是實際工作中,絕大多數都是簡化處理,按照年限平均核算。

84785015 

2020 07/27 23:03
這樣是不是可以推導出,凡是要折舊的資產,都要按照確實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來采用相應的折舊方式。

燎原老師 

2020 07/27 23:15
你這個只是理論上,現實工作中,沒有那么復雜。大都年限平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