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甲于2020年5月30日將辦公樓經營出租給乙,租期五年,每年10萬,當日,辦公樓公允價值為300萬,取得時的原價為400萬,截止出租時已經計提折舊100萬,甲對該辦公樓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出租前的賬面價值是多少?為什么要用400—100才是賬面價?公允價值模式不攤銷、不減值、不折舊呀?



賬面價值是指取得時為辦公樓購買或是建造時所支付的原價,這個原價主要受折舊等其他因素影響,減去一定的折舊后,可以得出當前賬面價值。因此,在本題中,甲于2020年5月30日將辦公樓租出前,賬面價值為400萬元減去計提折舊100萬元,即為300萬元,即是辦公樓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模式是指財務會計要求在計量財務報表時采用的會計價值計量標準,因此用公允價值模式就是要求用公允價值來計量辦公樓所取得的財務報表中的收入,而不是采用攤銷、減值、折舊等涉及因素。
拓展知識: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不是同一概念,賬面價值指的是取得時的成本價格,而公允價值指的是在該成本價格基礎上折算后出現的價格,可以衡量物品資產的價值狀況。
2023 01/26 1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