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您好, 1.圖一圖二怎么應納稅不是160嗎,怎么是150-10=140應該是150+10=160才對? 2.圖三怎么答案不是c即:怎么2022年公允不用嗎不是是2022與2023來對比后才是2023年的數嗎?難道2022年的數省略?



同學,您好。圖一圖二的應納所得稅金額為140,答案選B;圖一的分錄是合并,下面我把分錄分開寫一下,首先是交易性金融資產形成的10萬遞延所得稅資產: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0 , 貸:所得稅費用 10 。然后是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形成的20萬遞延所得稅費負債根據金融工具的準則是進入其他綜合收益,不影響所得稅費用,會計分錄如下:借:其他綜合收益 2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20;企業當期應繳納所得稅150萬元的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15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50; 所以實際應繳納的所得稅費用為150-10=140萬元,答案選B;圖三的截圖有點模糊,有點看不清楚,能否上傳一個清晰的圖片?
2023 03/28 08:26

唯庸 老師 

2023 03/28 08:47
圖三,答案應為B,題目的金融資產為交易性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當期的賬面價值就是當期的公允價值,因此2023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就是當日的公允價值3250萬元,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金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當期稅率=(3250-3000)*25%=62.5萬元;在本題中2022年公允價值是一個干擾項,不需用到。

84784973 

2023 03/28 23:38
謝謝老師的細心答復

唯庸 老師 

2023 03/29 06:42
滿意麻煩給個五星好評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