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老師,請問一下,為什么這里貸方是資產處置收益,明明是損益貸方增加,計提所得稅時,那不是應該可抵扣增加了么



您好,我們只看資產的賬面和計稅基礎的大小,
資產產生的暫時性差異
=資產的賬面價值1300000-資產的計稅基礎 1200000
=資產的賬面價值-資產的未來可抵扣的金額
通俗的說法:資產的賬面價值,可以視為未來的收入,而資產的計稅價值,可以視為未來的成本費用。
2024 04/13 06:14

84785033 

2024 04/13 08:41
老師,您的意思是不看科目么,不是因為分錄中的資產類或負債類科目在借方或貸方決定的么

廖君老師 

2024 04/13 08:55
您好,只看資產和負債的科目,損益科目不看的哦

84785033 

2024 04/13 08:59
那假如借:營業收入,貸營業成本,貸存貨。這里存貨是資產類。計的貸方表示減少,可是正確的答案為什么是借遞延所得稅資產,貸所得稅費用呢

廖君老師 

2024 04/13 09:01
您好,貸方存貨是資產減少了,資產賬面小于計稅基礎,這是可抵扣差異呀,就是?遞延所得稅資產嘛

84785033 

2024 04/13 09:10
那老師,這里的資產增加了,為什么是貸遞延所得稅負債呢

廖君老師 

2024 04/13 09:16
您好,跟上面是匹配的呀,存貨是資產賬面小于計稅基礎,遞延所得稅資產
而上圖是? 固定資產是資產賬面大于計稅基礎,遞延所得稅負債

84785033 

2024 04/13 09:19
老師,你是怎么看出固定資產賬面大于計稅基礎的呢

廖君老師 

2024 04/13 09:21
您好,計稅基礎是看發票的,賬面是我們賬上記錄的金額呀,
看下面的抵消折舊就是我們多計提折舊了,賬上金額來提折舊 的,就是賬面大于了稅收

84785033 

2024 04/13 09:23
本來還湊活做題,這您一糾正,哈哈,徹底亂套了。那老師,公允價值700,賬面價值600,就行調整。生成的所得稅。為什么貸是遞延所得稅負債

廖君老師 

2024 04/13 09:27
您好,不用焦急,遞延所得稅 這個知識點是難點,要慢慢來掌握的。
公允價值700,賬面價值600,您看公允稅法不認的,我們賬面認,就是我們公司的價值大于稅法了,資產大是應納稅差異,是遞延所得稅負債

84785033 

2024 04/13 09:57
那老師,補提折舊,借管理費用,貸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為啥是借遞延所得稅負債,貸所得稅費用

廖君老師 

2024 04/13 09:59
您好,補提折舊就是我們賬上資產小了,稅法認的大了,那這是可抵扣差異
本來??借遞延所得稅資產,貸所得稅費用
但以前的我們提了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要先轉回到0

84785033 

2024 04/13 10:02
哎,太亂了,我可能得重新去學一遍所得稅了

廖君老師 

2024 04/13 10:04
朋友,不用停留在這里,往后學,學到后面自然就明白了,卡在這里要費很多時間的,
遞延所得稅本來就難,但分值不高的

84785033 

2024 04/13 10:16
好的老師,感謝老師開導,謝謝

廖君老師 

2024 04/13 10:16
?親愛的朋友,您太客氣了,祝您高分通過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