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1、一般計稅情況下:比如A銷項稅額為150萬(全額計算的),A公司在省外預交增值稅100萬(有分包,差額計算的),在機構所在地繳納150萬-100萬=50萬(不考慮進項稅) 2、簡易計稅情況下:比如A全額計算應交150萬,A在省外預交增值稅100萬(有分包,差額計算),在機構所在地繳納150-100=50萬 以上邏輯都正確嗎?如果錯誤,具體錯在哪兒?為什么?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由于您沒有寫明具體的業務過程,所以單從給出的稅額來看,計算在機構所在地繳納的稅款就是用正常計算的稅款減掉預繳的稅款。所以您的思路是正確的。
祝您學習愉快!
08/02 17:51

小太陽 

08/02 20:27
老師,如果上述思路正確的話,稅法萬人第二次模考綜合題第1題的第(12)問答案是否錯誤?

王一老師 

08/02 20:27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這里的答案是正確的:
企業實際應向總部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繳納的增值稅=222.12-33.03-72.82=116.27(萬元)(1分)
222.12是企業當月增值稅應納稅額合計數。
33.03是業務(1)企業在乙省應預繳的增值稅。
72.82是業務(2)企業在乙省預繳的增值稅。
所以這里總數減去預繳的就是還要繳納的部分。
祝您學習愉快!
小太陽 

08/03 12:22
業務2當月應交增值稅不應該差額扣除吧,預交的時候才差額扣除吧?否則的話,跟我的第一次提問您的答復就有矛盾了

小太陽 

08/03 12:23
業務2當月應交增值稅不應該差額扣除吧,預交的時候才差額扣除吧?否則的話,跟我的第一次提問您的答復就有矛盾了

王一老師 

08/03 12:23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業務(2)橋梁建造業務為甲供工程,該建筑企業對此項目選擇了簡易計稅方法。 不是只有預繳增值稅的時候才可以差額納稅的,實際應繳納增值稅=應繳增值稅-預繳的增值稅(假設不考慮進項稅額),有時候這個得數是0
和第一樓的答復也不矛盾,第一樓說的正常計算,正常計算不代表不可以差額納稅奧
祝您學習愉快!
王一老師 

08/03 12:23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業務(2)橋梁建造業務為甲供工程,該建筑企業對此項目選擇了簡易計稅方法。
不是只有預繳增值稅的時候才可以差額納稅的,請參考如下總結,實際應繳納增值稅=應繳增值稅-預繳的增值稅(假設不考慮進項稅額),有時候這個得數是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