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意識”是會計人的自我保護
現在會計圈里有一種新的流行語,叫"會計邊界"。其大概意思是指,會計工作中所堅持的基本職業準則、規定和界限,來分辨業務處理中哪些是合理的、安全的,符合法律法規的,以及當領導越過這些界線和要求會計突破這些界線時,自己該如何應對,并有效將風險控制在會計的邊界線以內。
一、"會計邊界"在哪里?
會計的邊界應該主要從三個維度來定義。
●最基礎的維度是國家的法律法規,包括會計法、稅法、經濟法、公司法等,以及財政、稅務部門發布的條例解讀。這些構成了全體會計人員工作的底線和高壓線。
●第二個維度是各單位的管理制度,包括預算管理、資金支付、薪酬待遇、費用報銷、收入確認等內容。會計人員在履職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公司制度要求開展活動。
● 第三個維度是企業的內控、 合規、風險防范制度,包括企業合法經營、安全生產、 質量控制、防范業務舞弊、防止資產損失等內容的規范要求。
二、"突破邊界"的危險?
近年來,財務人員利用職務之便進行違法犯罪的案例屢見不鮮。比如,做假賬、虛開發票進行虛假抵稅等。企業出現越界行為,會計工作出現差錯,具體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點原因:
一是會計人員個人履職不當,分為主觀上有意為之和客觀上的無心之錯;
二是業務人員、領導出現錯誤的行為, 會計人員末能發現和制止,審核把關不夠,未能有效發揮會計的監督管理功能。
三、培養邊界意識
第一個層次,管好自己的思想,對財經法規心存敬畏,保持良好的職業操守,不能讓自己主觀上產生歪心思、不良動機。
第二個層次,熟練掌握各項財經法規制度內容,明確公司對白己崗位的要求,這樣才能更好地監督、指導業務相關部門工作,做到按財經法規辦事、按規章制度辦事。
第三個層次是合規意識、風險意識。把握崗位的關鍵流程,深刻領悟公司對崗位的內控要求,不能繞開內控,忽視內控要求,時刻保持風險意識,梳理好崗位中存在的潛在風險點,寓風險控制于內控,在內控中消除風險。
第四個層次是價值創造意識。會計工作者堅守會計邊界,防范資產流失,就相當于為企業創造了價值。
更多推薦:
10節職場小白進階課
全套會計實操精選課
10節實操&管理精選課
7天審計精選課
上一篇:大公司和小公司的財務差別在哪里?
下一篇:雙選會后畢業生如何求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