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經新聞》報近日披露了增值稅轉型在東北三省試點一事,文章說,試點相當于國家給了東北老工業基地一項巨大的優惠政策,因為這意味著東北地區的企業每年被減少稅收100億元。
遼寧省財政廳一位官員告訴記者,東三省實行增值稅轉型試點的工作可能會從2004年1月1日起推行。目前他們僅知曉要推行試點的消息,具體政策條例尚未接到。
增值稅轉型,基本上是意味著從生產型轉向消費型,10月下旬,國家稅務總局曾在大連召開了一次振興東北工業基地流轉稅(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工作會議。據參會人士透露,這次會議討論的主題就是討論購入的固定資產可以抵扣進項稅額的范圍、適用的行業標準以及具體的操作方法。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1年,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的增值稅收入共計142億元,占當年國家增值稅收總額的11%。而假如增值稅試點在東北地區成功推行,一年后,該地區財政將減收100億元。
中山大學稅收與理財研究中心主任楊衛華告訴記者,如果增值稅完全從生產型轉向消費型的話,國家財政收入可能會因此減少500億元至800億元,甚至有可能達到1000億元。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對于政府財政減收的推測更為悲觀:轉型之后對于國家稅收收入的影響可能會接近2000億元。
不過,對于東北地區的企業來說,等于每年多增加了100億元收入。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稅收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劉桓認為,如果這項政策能夠出臺,將部分地補充企業自身固定資產更新改造資金的不足,同時,還會有效地促進企業外部資金的投入。
有專家認為,今后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調整和改造將會走上新型工業化的路子,也就是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進而帶動產業升級。同時,引進跨國公司參與東北的國企改革,也將成為促進東北發展的快捷路徑。在這種情況下,實行什么樣的稅收優惠政策,便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投資熱情,關系到大多數國企的轉型。一旦東北能夠得到增值稅轉型試點這塊蛋糕,將大大加快這一地區的發展步伐。
增值稅轉型是趨勢,不過,增值稅作為中國第一大稅種,占到國家稅收總額的40%,一旦轉型,受沖擊最大的將是國家財政,這又使得政府在推行增值稅改革時多了幾分顧慮。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在此之前,國家從來沒有對任何地區在增值稅方面做出過這樣大的優惠政策。這次選擇東北三省地區作試點,一方面是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另一方面也有完善國家稅制的考慮。
專家認為,增值稅轉型未必是一個單純的財政減收的問題,因為在刺激投資之后,整個產業的蛋糕會做大,產業發展了,財政稅收自然不會吃不飽。
據內部人士透露,一旦東北成為增值稅轉型試點的政策出臺,將成為國家在增值稅方面給予固定資產更新改造企業的一大讓利,也將為下一步增值稅由生產型向消費型轉型的改革做好鋪墊。“這項政策雖然帶有試點性質,但它標志著中國增值稅轉型改革可能將就此拉開序幕。”國稅總局官員表示。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