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各級稅務機關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和推進征管體制改革,不斷加強稅收管理,保證了稅收收入隨經濟發展而穩定較快增長。2003年稅收收入突破2萬億元,增收超過3400億元。今年上半年,全國共入庫稅款12991億元,同比增長26.2%,增收2693億元。
一,新型征管體制初步建立。1997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稅務總局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方案,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推進和深化城市與農村稅收征管改革的實施意見,全面推行征管體制改革。經過多年的實踐和完善,形成了“以申報納稅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集中征收,重點稽查,強化管理”的34字稅收征管模式。
二,依法征管機制基本形成。認真貫徹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逐步建立配套管理制度,規范征納行為,完善執法手段,加強監督制約,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樹立不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也是收過頭稅的觀念,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執行各項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開展稅務行政審批項目清理工作,國家稅務總局取消審批項目69 項,下放6項,各地也取消和下放了一大批審批項目。深入開展執法檢查和執法監察,推行執法責任制和過錯追究制。
三,管理基礎工作得到加強。積極探索加強稅源管理的有效方法。許多地區建立健全稅收管理員等制度,對稅源實施分片管理。在實行屬地管理的同時,對不同納稅人實施分類管理。加強稅務登記管理,認真落實稅務登記信息和工商登記信息交換與共享制度。開展納稅評估,強化重點稅源監控。對高收入重點納稅人實行建檔管理,強化代扣代繳,實施源泉控管,加強個人所得稅征管。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強化對涉外稅收、地方稅收、農業稅收以及社保費的征管。不斷改進出口退稅管理,認真實施“免、抵、退”稅管理辦法,切實加快出口退稅和免抵調庫進度,積極實施出口退稅機制改革。開展普通發票清查,推行稅控裝置和有獎發票,強化以票控稅。
四,稅收管理信息化逐步推進。制定并逐步完善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不斷推進金稅工程建設。以申報納稅“一窗式”管理為突破口,基本實現了增值稅管理中防偽稅控開票系統、認證系統、交叉稽核系統、協查系統、申報納稅系統和發票、會計、統計、評估管理系統之間的信息共享。初步實現了增值稅管理系統與出口退稅管理系統之間的信息聯通。個人所得稅管理等系統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五,納稅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加強辦稅服務廳建設,規范辦稅服務內容和操作標準。積極推行上門申報、郵寄申報、電話申報、網上申報等多種申報方式,完善繳款方法。試行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辦法,探索建立稅收信用體系。加強對注冊稅務師行業管理和執業行為的指導監督,不斷規范稅務代理。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