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寧波保稅區新批外資企業21家,投資總額26921萬美元,完成年度計劃的35.9%,其中4月份新批外資企業8家,合同外資3506萬美元。日前,又有5、6個團組欲前來園區實地考察,10余家企業將赴該區就項目選址作實質性談判。
從上述的幾個數據來看,寧波保稅區的招商形勢似乎并未受到“非典”的影響。但保稅區管委會有關人士卻向記者坦言:保稅區今年招商引資的開局是非常好的,但“非典”還是給園區的招商進程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他說,“非典”對寧波保稅區的進出口業務影響尚未真正體現,“更艱難的日子”可能還在后頭。不過,在外資引進方面,“非典”產生的影響卻已日益明顯。
據記者了解,從4月下旬以來,區內不少企業的出口訂單開始呈下滑趨勢。許多投資項目被無限期擱置或延后;30多批原計劃來區考察的境外客商已取消或延期;10多個有意向及已決定落戶的項目暫停辦理相關手續,合同外資額總計1.1億美元;原定的數批赴境內外重要地區的招商活動安排也不得不取消。
寧波保稅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蘇建宇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以往的項目招商大都是靠‘跑’出來的,靠與客商進行面對面的直接接洽談成的。但現在有很多我們原來的招商重點地區成了‘非典’疫區,這就給我們的招商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非典’給我們造成的最大困難是:外國客商過不來,我們又出不去,雙方的交流只能借助網絡和電話。”
面對“非典”的不利因素,坐以待斃、干等著疫情過去,是不現實的。
寧波保稅區的對策是適當地調整招商策略,一方面盡量避開疫情較重的地區,把目光轉向疫情輕的國家和地區,如日本、韓國、歐美等。另一方面加大引入內資的力度,吸引省內外重點民營企業、稅源企業來此落戶。同時,考慮到“非典”對傳統招商方式的影響,該區目前正在以更大的力度推廣電子商務,動員更多企業開展網上交易和業務洽談,盡可能地把“非典”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寧波保稅區:“非典”中逆勢而上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