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桓
程先生是硅谷電腦城專營筆記本電腦、高檔數碼產品的經銷商。3月28日早上聽收音機說,一些高檔消費品(像化妝品、手表、汽車等)要增收消費稅(也就是要漲價),他心里踹磨,自己賣的高檔數碼攝像機、MP3應該算高檔消費品,是不是在漲價行列?如果是,這幾天生意應該紅火,怎么在門前的客人仍三三兩兩的。
程先生聽到的關于部分高檔消費品增收消費稅的消息確鑿,只是高檔數碼攝像機、MP3不屬于高檔消費品,其消費稅不在增收之列。
消費稅稅目有增有減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局聯合下發的通知,2006年4月1日,我國現行消費稅的稅目、稅率按新的調整政策實施,以便調整消費者的消費導向,抑制消費者對奢侈品、對環境消耗嚴重的消費品的消費。
據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調整消費稅的主要內容是:
1、新增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等稅目;增列成品油稅目,原汽油、柴油稅目作為該稅目的兩個子目,同時新增石腦油、溶劑油、潤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五個子目。
2、取消“護膚護發品”稅目。
3、調整部分稅目稅率。現行11個稅目中,涉及稅率調整的有白酒、小汽車、摩托車、汽車輪胎幾個稅目。
由此可見,計算機類高檔消費品并不在此次調整范圍內。
然而,從消費行為上看,購買高檔手表、珠寶與購買高檔MP3、數碼攝像機有共同的特性,都是為享受和追求時尚,但是在征收高消費稅時為什么“濾掉”了計算機類產品?對此,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桓談了他的看法。他說,“政府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對計算機類產品收取消費稅。稅收是一種經濟杠桿,對于一般企業而言,消費稅是生產的外部成本,增收消費稅會增加企業成本開支,進而影響企業,抑制生產。成品油、實木地板等屬能源消耗性產品,需要這種抑制來調節消費,但如果把這種作用引入計算機行業,將抑制整個產業的發展,違背了調整消費稅的初衷。”
那么,計算機類產品將來是否會在下一次消費稅調整中被列入其中呢?劉桓認為,“這種可能不大。”他舉了一個例子。針對軟件產業,在征收了增值稅后還會再退稅,以減輕軟件企業稅收壓力,鼓勵和保護軟件產業健康發展。他說,“我個人認為,中國在近期對計算機類產品將一直保持保護政策,不會對這個行業增設消費稅。”
IT產業稅費將獲減輕
順著這個話題,劉桓向本刊記者透露了一則最好消息:增值稅將逐步實行生產繳稅與消費繳稅相分離政策。作為IT生產商,只需在產品生產出后上繳產品稅,而購置生產此產品時的原材料費中的稅費將獲免除,最終的效果是讓企業受益。
據悉,兩稅分離已在東北地區試行了兩年,反響很好。今年準備在全國陸續鋪開,明年有望得到全面推廣。
■ 相關鏈接
消費稅緣何調整?
現行消費稅制存在下列問題:一是征稅范圍偏窄,不利于在更大范圍內發揮消費稅的調節作用;二是原來確定的某些屬于高檔消費品的產品,這些年已經逐漸具有大眾消費的特征;三是有些應稅品目的稅率結構與國內產業結構、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的變化不相適應;四是消費稅促進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的作用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