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發布的《證券公司管理辦法》為證券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全面完善指明了方向,體現出管理層對證券公司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的高度重視。
一、《辦法》關于內部控制有關規定的特點
1、 充分體現內部控制相關法規的系統性和銜接性,重點突出財務控制。辦法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所有證券公司(包括子公司)規定具體的財務風險指標,把財務控制放在突出位置,有利于證券公司根據具體的目標設置內控制度,進行財務控制;《辦法》明確規定證券公司或子公司應嚴格執行《證券公司財務制度》,并按《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證券公司檢查辦法》的要求,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這樣將內部控制相關的法規系統性地進入本法規,保證了全套內部控制法規的系統性和銜接性。
2、 完善內部控制和加強外部監管相結合。一方面,《辦法》要求各證券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嚴格履行《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完善內部控制機制,自覺防范和化解經營風險;另一方面,《辦法》對證券公司的外部監管作了全面規定,單獨占了一章的篇幅,從公司外部建立起嚴密的監管體系和防范措施。內部控制和外部監管的有機結合,有利于證券公司全面規范運作程序,有效地降低經營風險。
3、 強化內部控制機制,從公司治理結構層面完善內部控制?!掇k法》要求各證券公司建立符合《公司法》要求的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制度,賦予監察委員會明確的監督檢查職能,要求證券公司及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子公司必須建立獨立董事制度,明確規定證券公司獨立董事的職權。所有這些措施從公司的內部組織結構及相互之間的運行制約關系上完善內部控制,不僅強化了證券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而且從組織結構上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
二、《辦法》對完善內部控制的意義
《辦法》的出臺,將督促和完善證券公司及子公司公司內部運作方式,注重風險防范,從內部控制機制和內部控制制度等各個方面完善內部控制,有利于證券公司及整個證券市場的規范和健康發展。
1、《辦法》將促進證券公司進一步完善財務控制,提高資產質量,降低經營風險。《辦法》對證券公司或子公司的三個主要財務指標凈資本、流動比率、凈資產都制定了警戒線,從外部加強對資產質量的監管,這將大大促進證券公司完善內部財務控制,采取各種措施,努力提高資產運作質量,確保主要財務狀況的優質運行。一段時期以來,一些證券公司尤其是存在歷史遺留問題的公司財務運行情況并不十分樂觀,其內部控制不能有效地控制相應風險并起到預警作用,為此,證監會在去年特別頒布了《關于頒布新的凈資本計算規則的通知》,強化對凈資本的監管。此次《辦法》更強調了對上述三個指標的監管,力度明顯加強。
2、《辦法》的出臺有利于證券公司在各項業務之間建立有效的防火墻,從而降低證券公司的總體風險。目前,一些綜合類券商在自營、經紀、資產管理等項業務或多或少存在混業經營現象,各項業務之間沒有建立有效的防火墻,這種作法不僅造成公司內部管理混亂,而且給總部累積了大量風險。《辦法》規定證券公司可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單項業務子公司,同時實行內部控制和外部監管相結合的風險控制方式,將有力地促進各項業務之間防火墻的建立,設立單項業務子公司,使子公司成為獨立法人,防火墻功能自然得到增強;內部控制和外部監管相結合,將從內外兩個方面促進和監督各項業務的開展,避免各單項業務混業經營,從而有效地降低了證券公司的總體風險。
3、《辦法》的出臺將推動證券公司建立完整的內部控制體制,確保公司的健康發展。日前上交所對96家會員券商綜合評分,被評為A類良好會員的31家會員中,僅有2家在內部控制方面未被扣分,充分說明證券公司在內部控制方面還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辦法》從組織結構層面對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機制作了規定,并將相關法規銜接一致,可促使證券公司在統一的法規框架下從組織結構角度全面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內部管理,從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經營風險,確保證券公司乃至整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