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利改稅是建國以來我國稅制建設中的一次重大改革,是改革開放以后,國家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處理國家與企業分配關系的重大措施,對于推動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發展都起到重要作用。為回顧這段改革歷史,日前,記者采訪了原國家稅務局副局長王平武。
利改稅的背景
利改稅,就是把國營企業利潤全部上交國家,改為國家按照規定的稅率向國營企業征收所得稅。利改稅的同時,對整個工商稅制進行全面改革,使稅制能夠適應改革開放形勢的需要。
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財政上實行統收統支體制,企業利潤統統上交國家,利潤多了多交,利潤少了少交,虧損了國家彌補。這種辦法嚴重束縛了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產生了企業吃國家“大鍋飯”、職工吃企業“大鍋飯”的現象。改革開放后,要搞活經濟,進行企業改革,首先要解決國家同企業的分配關系問題,打破“大鍋飯”,這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首要的、核心的環節。這一改革既要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又要留給企業一定的自主財力,讓企業發展有后勁。
為實現這個目標,經過長時期的調查研究和試點,提出來搞利改稅,把改革統一引導到利改稅的路子上去。通過國營企業上繳所得稅,把國家同企業的分配關系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使企業逐步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真正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在此基礎上,把職工利益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結合起來,打破平均主義,使先進的得到鼓勵,落后的受到鞭策,實現多勞多得。
在利改稅過程當中,為適應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新形勢,除開征國營企業所得稅外,還要有其他稅種配合,要全面改革工商稅制。回顧我國稅制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來,之前,我國的稅收制度經歷了多次簡并,特別是文化大革覆蓋那次簡并,把我國的稅制改得過于簡單化了,對國營企業只征收一種工商稅,對集體企業除征收工商稅外,還征收一種集體企業所得稅,還有幾種地方小稅,作用微乎其微,稅收調節生產、調節分配的經濟杠桿作用都很難發揮。
改革開放后,經濟成分多元化,經營方式多樣化,經濟活動多種多樣,單一稅制已不能適應,需要進行全面改革。這也是利改稅的重要內容,改革之后,稅收才能發揮應有的調節作用。
利改稅的內容和步驟
利改稅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利改稅,從1983年6月1日開始實施,當年1月1日開始對國營企業普遍征收企業所得稅。規定對大中型國營企業按55%的稅率征收所得稅,剩余45%的稅后利潤采用不同方式再上交國家一部分,有的叫遞增包干,有的按固定比例上交,有的征收調節稅,因實因地按戶來定,沒有作統一的規定;對小型國營企業按八級超額累進稅率征稅,其余的留給企業,讓其自負盈虧。
第一步利改稅的執行結果是基本體現了“國家得大頭、企業得中頭、個人得小頭”的原則,1983年,國家拿了61.8%,企業留了38.2%,其中生產發展基金占47.6%,集體福利基金占17.4%,職工獎勵基金占35%,起到了較好的作用。但這一步仍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稅種比較單一,很難發揮經濟調節作用;稅后利潤的分配辦法多種多樣,國家同企業的分配關系沒定性。因此需要進行第二步改革。
第二步利改稅從1984年10月開始實施。改革內容有幾方面,一是完善利改稅辦法,對大中型國營企業仍按5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稅后利潤一律再征收利潤調節稅,一戶確定一個稅率,由財政部門和企業主管部門一家一家地核定。確定后若企業利潤有增長,對于增長部分減征調節稅70%。
與此同時,根據利改稅的需要,對整個工商稅制進行了全面改革。具體來說有四個方面,一是把原來的工商稅一分為四,按性質劃分為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和鹽稅,調整并細化了稅目、稅率;二是開征資源稅,調節級差收入;三是恢復和開征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四是對盈利的國營企業征收企業所得稅、調節稅。通過改革,把國家同企業的分配關系用稅收法律形式固定了下來,初步形成了中國現代稅制的框架,即以流轉稅、所得稅為主體,各稅種相配合的復合稅收制度。
總體來講,利改稅是成功的,把國家同企業的分配關系用稅收的形式固定下來,既保證了國家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又擴大了企業的自主財力。一開始大家擔心讓利給企業會不會很大地影響財政收入,事實說明,國家財政收入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了增長,用現在的話說,改革實現了雙贏。1984年,財政收入增長了21.1%,1985年增長了25.2%。同時,改變了兩個吃“大鍋飯”
的狀況,進一步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生產經營積極性,對推動整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作用。
改革中碰到的思想阻力
當記者問到利改稅改革中有無爭議時,王平武認為,利改稅是史無前例的一次改革,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上有不同的認識是自然的。利改稅從兩個方面觸動了人們的思想意識,給改革帶來了一定的阻力。
第一,改革觸及到傳統的“非稅論”理論,長期以來這一理論認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只能上交利潤,是不能征稅的。利改稅要把利潤上交改為征稅,這就動搖了這個理論根基,必然產生思想上的抵觸。由于中央領導根據改革開放大局,推行利改稅態度十分堅決,改革過程中,“非稅論”沒形成氣候,但不時會流露出來。
第二,承包的呼聲很高。我國農村經濟改革首先推行的是土地承包責任制,很快調動起了農民積極性,一包就靈,馬上見效,農業生產發展很快。許多人就主張讓“包”字進城,把承包引進城市,作為解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辦法。但是城市跟農村的情況大不一樣,城市經濟復雜得多,分配頭緒也很多,一個“包”字確實難以解決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中央領導認識非常明確,提出要排除干擾,堅決推行利改稅。記得副總理田紀云說過,利改稅是城市經濟改革的一把鑰匙。可以看出,中央領導非常看重利改稅這一改革。所以在改革過程中,承包思潮也未形成氣候。
但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識問題總不是容易改變的,一有合適的土壤還會出現反復。在后來的利改稅推行過程中,這兩大思想阻力又開始露頭。這可能跟利改稅對國營企業征稅辦法有一定關系。當時過分強調保財政盤子,對征收所得稅后的利潤還要征收較高的調節稅,調節稅又是一戶一率,由財政部門、企業主管部門一對一地協商確定,很不規范。推行起來,久而久之,很容易走到利潤承包的路上去。1987年前后,在國營企業中實行利潤承包辦法一度占了上風,有的甚至把所得稅也作為企業承包內容,把國家同企業的分配關系又打亂了。這個問題成為后來多年來稅制改革重點解決的問題。值得慶幸的是,1994年成功進行了全面稅制改革,構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一套新稅制,進一步確定稅收作為國家同企業分配的基本形式,徹底地否定了承包的做法,為規范稅收和利潤承包之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上一篇:基于企業角度的增值稅轉型效應分析
下一篇:深化分稅制改革的對策研究
Copyright © 2000 - m.electedte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 亚洲视频 | 福利一区在线 | 在线v|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欧美人体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在线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av三级在线观看 | www.视频一区| 精品久久久国产 |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 三级电影免费观看 | 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内精品视频 | 国产视频亚洲精品 | 久久国产精品偷 |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av大片在线观看 | 福利国产| 日韩av网址大全 | 麻豆一区二区在线 | 蜜桃导航-精品导航 |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 |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 91在线播放观看 | 国产51页| 99免费精品 | 国产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 粉嫩蜜桃麻豆免费大片 | 日韩天堂av |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久久亚| 亚洲一区成人 | 欧美日韩精品免费 | 精品国产区 | 丁香六月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