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企業無形資產的取得,主要有如下幾個渠道:從外部購入、企業自行開發、投資者投入、由捐贈人無償提供。企業在確認無形資產時,一般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1)該無形資產產生的經濟效益很可能流入企業,即企業擁有無形資產的法定產權,或企業已與他人簽訂了協議,使得企業的相關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并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年限內產生經濟效益的各種因素能作出穩健的估計;(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對于不能計量成本的無形資產,在企業存續期內,不得加以確認。例如某一開發企業,由于它的開發經營管理水平高,能夠獲得高于同行業其他企業的利潤,即這個企業已擁有商譽,但由于這個企業持續經營,還不實行聯營或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投資,就不能將其所擁有的商譽計價入賬。
但是,當無形資產用以轉讓或投資時,為了保障雙方的經濟權益,就必須對轉讓或投資的無形資產進行計價。下面列舉三類不同無形資產的計價方法。
(一)專利權和非專利技術的計價
企業擁有的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技術產權,可以依法進行轉讓和作為對其他單位的投資。企業在轉讓時,可以轉讓所有權,也可轉讓使用權。所有權是指企業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其無形資產所享有的支配、使用、收益、處分的權能。它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將其使用權轉讓出去,由非所有者享有;而使用權一般只能按照無形資產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滿足開發經營的需要。隨著轉讓內容的不同,無形資產的轉讓價格也不一樣,即轉讓使用權的價格要比轉讓所有權的價格為低。
在國際技術貿易中,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技術產權的轉讓,是通過許可證來實現的。由于許可證規定引進方使用該轉讓技術的權利和范圍的大小不同,許可證有普通許可證、排他許可證、可轉讓許可證和獨占許可證之分。不同類型的技術許可證,它的轉讓費也不同。轉讓費最高的是獨占許可證,其他依次為排他許可證、可轉讓許可證、普通許可證。技術轉讓費的支付,可以一次總算,也可按銷售凈收入或銷售利潤額提成支付。對一次總算方式支付的技術轉讓費,應將其資本金化作為無形資產的價值入賬。所謂一次總算,就是把技術轉讓的全部費用,包括轉讓期間專利使用費、非專利技術使用費、技術資料費、專家費、培訓費等,在簽訂協議時一次或分次算清。技術轉讓費總額一般可按如下公式計算:
式中利潤分成率一般可參照技術收益率的倒數來確定。技術收益率是說明技術轉讓費和技術收益關系的一個指標,即花1元的技術轉讓費至少有幾元的收益。如花1元技術轉讓費至少能得到5元的收益。則利潤分成率就是20%.利潤分成率一般可按轉讓的內容、技術供求情況等分別取5%-20%.
又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具有時效性,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效能,減少其收益。因此,在預計各年實現利潤時,要考慮技術的無形損耗。
(二)商譽的計價
企業的商譽可作為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商譽在投資時的作價一般可按企業預期超額利潤的資本化加以確定。由于目前我國的價格還不全由市場決定,各個行業之間企業的盈利水平相差較大,因此,如何對商譽進行作價,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在一般情況下,可考慮以行業平均資金利潤率作為計算年利潤額的基數,然后計算企業年超額利潤,并加以資本化。商譽作價投資額即無形資產的價格一般可考慮按如下公式計算:
商譽作價投資額=企業預期年利潤-(企業資產凈值×行業平均資金利潤率)/行業平均資金利潤率
如某房地產開發企業共有資產凈值(即資產總值減去負債總額后的所有者權益)2 000萬元,在與其他企業聯營時企業年利潤額為400萬元,房地產開發行業平均資金利潤率為16%,則在聯營時該企業的:
商譽作價投資額= [400萬元-(2000萬元×16%)]=500萬元
如果行業平均資金利潤率低于市場利率,式中行業平均資金利潤率應考慮按市場利率計算。因為如不能高于市場利率的利潤,對被聯營企業來說,在經濟上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三)土地使用權的計價
企業的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和作為聯營時的投資。土地使用權在轉讓或投資時的作價,應與取得同類土地使用權應繳納的使用費即租金相當。在一次收取租金或作為投資時,應將租賃期限內或投資年限內的土地使用費加以資本金化,作為無形資產價值入賬。
土地使用費由土地出讓金和土地開發費構成。土地出讓金是我國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形式,體現的是土地使用權的轉讓關系。土地開發費是國家對土地開發投資在經濟上的補償形式,體現的是土地投資的所有權的轉讓關系。土地使用費的標準可根據場地的位置、周圍土地的開發程度、公共設施的完善情況等因素加以確定;也可參照當地相同條件土地的批租單價和開發費用加以估算。土地使用權作價投資額即無形資產的價格一般可按如下公式計算:
年土地使用費=每平方米土地使用費×土地面積
與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不同,土地使用費不但不會發生遞減情況,而且還會隨著地區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而呈不斷上升趨勢。如果土地使用費規定每隔幾年可以調整的話,則在預計各年土地使用費時,要考慮每隔幾年可以調整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