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成本核算的三種基本方法?



成本核算的三種基本方法是直接成本法、變動成本法和標準成本法。
1. 直接成本法:將每項生產成本按其相關產品的計價單位進行計量后,按計量的金額數的總和合成生產成本統計。例如,一家企業生產面包,每只面包的成本包括原料(小麥粉)5元,勞務2元,能源1元。那么,每只面包的成本總計為8元。
2. 變動成本法:把發生在固定期間內,與生產活動直接相關的各項支出,憑實際發生量計算,算入成本,同時列出不影響本期生產成本的材料消耗及半成品存貨變動情況。例如,一家企業生產皮革制品,變動成本包括皮革采購成本以及制作工資的等價金額。
3. 標準成本法:根據預先計劃或安排的數量、質量、花費等,估計相應單位的成本,把實際成本與其進行比較以及分析,以檢驗其實際成本的合理性及計算差異。例如,一家企業為了生產一批汽車零部件,根據計劃單位成本計算汽車零部件生產成本。隨后,根據實際使用的原材料、材料成本和生產量,計算汽車零部件實際成本,并與計劃成本進行比較。
拓展知識: 成本核算也可以通過物料結轉法和期末調好法進行。
物料結轉法:是指企業在每一賬務期間,根據實際發生的原料消耗量對原料的剩余價值進行結轉,結轉價格跟企業實際付出的購貨價格之間可以有高低差別。例如,一家企業在一賬務期間購買了某原料1000元,消耗了800元,使用結轉價格結算,剩余200元不需要計入當期成本。
期末調節法:是在期末計算中,將期間的差異及變動納入期末的成本結算中的一種成本核算方法。例如,當一家企業期末發現一種原料剩余量超過實際情況時,可以通過期末調節法將這種差異計入期末的成本中。
2023 01/31 1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