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00年,我國經濟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速度不斷加快。我國在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同時,也將按照國際慣例開放自己的市場。剛剛經歷了艱難調整的國內商業企業,將再次面對海外同業的挑戰。
精確管理:從“草根”處知變化
在過去幾年里,隨著國家投資政策的不斷開放,一大批海外著名商業企業紛紛在華搶灘,沃爾馬、伊藤洋華堂、普爾斯馬特、莊勝崇光等企業的經營業績已使眾多國內企業震驚。許多人將海外同業在我國市場上所取得的驕人業績,僅僅歸結于它們的企業品牌,而沒有注意到它們在信息管理方面的巨大優勢。事實上,海外商業企業的優勢存在于它們的信息技術基礎和利用、管理信息的主動意識,其管理重點已經實現了從物流、資金流轉向信息流的時代性跨越。在這方面,沃爾馬是最典型的例子。
所有這一切,都源于沃爾馬創始人山姆的“草根哲學”。在他的觀念中,商業企業的運營與植物的生長有異曲同工之妙。供應鏈的末梢如同植物的根系,而根系的每一個細微變化都可能導致植物(企業)的盛衰榮枯。因此監控供應鏈每一個細節的商業數據變化,是任何一個企業經營者都不能忽視的問題。稍具管理理論知識和管理經驗的人都知道,企業內部的物流、資金流和票據流構成了企業運行的基本要素,任何業務的發生,都伴隨著貨物的轉移、資金的流動和票據的生成。在電腦進入企業之前,管理者必須通過倉儲、運輸、銷售和財務部門的通力協調,才能從相關報表中得到靜態的信息。即便是一個管理最為嚴密的組織,通常也無法得到企業各個環節的實時運行數據。企業運行數據不斷在各個部門之間傳遞、匯總,當那些經過各個部門無數次核對、平衡之后填寫出的報表放到管理層的會議桌上的時候,不少的數據無疑已不再具有實際意義。企業的危機經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當老板剛剛發現一些苗頭不對時,企業實際上已經陷入危機了。因此,及時處理企業商業數據和管理信息,從“草根”處了解企業運營狀況,對企業而言,事關重大。正是這種內在需求,推動“精確管理”成為目前國際商業管理領域的大趨勢。
“守土之戰”:信息處理能力是關鍵
隨著我國融入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國內商業企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與海外同業展開競爭,可以說商業領域的:“守土之戰”迫在眉睫。
可以說,未來商戰的制高點是信息管理。無論你是大型商場,還是連鎖經營,不建立一套完備的信息管理系統,就無法與具有強大信息處理能力的競爭對手相抗衡。
在過去幾年里,由于政府的提倡、輿論的推動,國內一些企業開始重視計算機信息管理問題,促使商業管理信息系統(CMIS)市場迅速膨脹。以著名商來管理軟件開發商-科情新技術有限公司為例,自1992年推出國內第一套商業管理軟件到現在,成為擁有近萬家客戶,產品涉及醫藥、音像、煙草、服裝、食品、百貨、圖書、五金、建材、汽配等幾十個行業,覆蓋批發、零售、連鎖三大業態的大型軟件企業,并與Intel、IBM等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作為一個軟件服務商,這一企業的發展,折射出了國內商業企業在管理信息化方面的進步。但是,與國外同業相比,在信息化程度方面,國內商業企業的差距仍然很大。這種差距不僅表現在信息技術裝備的落后,更表現在企業經營者的管理理念上。
電子商務:建設還要在基礎
如今,由于技術的進步,企業經營數據信息的收集越來越細,處理方式已經由以往的靜態處理變為動態處理,信息的集成、整合更加趨于實時化。一個計算機管理系統可以對企業的操作層、管理層和決策層三個層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然而在現實當中,國內的不少企業經營者卻沒能將企業業務流程中所產生的商業數據,通過信息系統整合成為管理信息。目前國內商業企業信息管理的計算機應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基本數據的收集層面,只能對操作層提供有限支持,企業經營數據的處理沒有上升到信息層面,從而無法為管理層和決策層提供決策依據。作為建立在信息交互基礎上的動態管理,現代商業管理更加重視數據、講究量化、強調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操作規范。只有在確保基礎數據準確采集的前提下,對數據進行加工、分類和比較,才能最終整合成管理和運營所需要的信息。因此,企業必須注重計算機信息管理的規范,尤其是數據采集規范。例如條碼技術的應用,就應嚴格按照一品一碼的規范要求。但許多國內企業在規范方面重視不夠,一品多碼,多碼一品,從而導致管理上的混亂。為了保證計算機信息處理的準確性,規范化的管理必須從數據源開始。
國內企業要想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首先必須建立符合本企業需要的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然后再根據整個社會信息化發展進程,有步驟。有計劃地切入電子商務。企業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才有可能實現電子商務的低成本介入。盲目建立電子商務項目,有可能導致投資的失敗。
最后應強調指出,傳統商業企業注重的是物流與資金流的運動規律,而未來的商業企業將更加注重信息流的運動規律。我國企業在進入國際競爭序列之后,能否在國外同業的競爭之下,保住自己在本地的市場份額,將取決于能否在信息管理戰中掌握主動。